全文共字,预计学习时长6分钟
不论你在学生时代成绩优异还是游手好闲,考场总能带来令人不快的回忆。考试不仅让大多数人感到痛苦,还会激发焦虑和其他精神疾病,且难以检验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有人认为,一些高薪职业和大学不应该把时间紧迫的考试当作准入门槛。
鉴于这种情形,考试和测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应该是件好事。校长和教授们提议用议论文和习作这类更加灵活、时间更宽松的评价方式来代替考试。新加坡拥有的应试教育体制,但它已经基本废除了考试评分制度(仅对小学阶段保留)。与此同时,线上教育大受欢迎。在过去的十五年间,修读线上课程的学生数量增长到原来的四倍。
然而,在线和写作测评的潮流遭遇了一个劲敌:人工智能。在不久的将来,学生们将能够使用复杂AI工具来代替他们“写”出高质量论文。
今年早些时候,OpenAI(一家由埃隆·马斯克和萨姆·阿特曼创办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针对他们所研究的新的文本生成算法GPT-2的危险性提出了警告。当时,OpenAI对于GPT-2根据指令生成复杂文本的能力不太满意。他们使用8百万个Reddit页面训练了GPT-2(可怜的人工智能)。
如果学校无法分辨作业的作者是人类还是算法,现存的评分系统将丧失选拔人才的功能,并有违公平性。
当然,大多数学生无意以作弊的方式完成大学学业。但是作弊现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一项针对英国大学的研究发现,-年度发生了起学术不端行为,比两年前的调查结果高出40%。也许在未来,懒惰或不诚实的学生无需刻苦学习,也无需掌握知识,就能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胜过其他学生。另一方面,成绩优异的学生可能也会被诱惑着作弊,在药学和法学这样竞争激烈的领域里争取更大的优势。
当今神经网络的能力
笔者对以下句子使用了GPT-2算法。
担心AI会被心术不正者滥用,OpenAI目前只发布了GPT-2的早期较弱版本。
下面是算法返回的结果:
目前,GPT-2使用二元查找算法。这意味着它的输出可被看作一系列“真实”的规则。如果OpenAI是对的,它最终可能开发出一个完全图灵程序,一个可以使用遇到的数据进行学习和自我改进的机器。这就是为什么OpenAI会威胁到IBM自身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目标,因为比起人类,它必然能制造出更好的模型用于改进未来机器的系统。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新的人工智能都能做到这一点。只有某种特殊的人工智能可以使用深度学习习得必要的规则、算法和数据,使得机器能够达到任何程度的人工智能水平。
不管读者相不相信,笔者完全没有编辑过这个结果。读者可以自行在TalktoTransformer网站上测试GPT-2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