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在心理学中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也称社交焦虑障碍。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社交恐惧症已经成为仅次于抑郁症和酗酒等世界第三大心理健康问题。
很多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而大家都以为内向、不喜社交的人更容易存在社恐困扰,其实不是。
患有社交恐惧的人大多是那些渴望社交却又无法应对自如,渴望能够流利地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却又无法通过努力战胜自己的人。
这些人往往更加期待周围的正向评价,也更加害怕孤独。
对社恐患者而言,社恐本身其实不可怕,由社恐所产生的自我否定、自我怀疑才可怕。
社恐者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情感的封闭以及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而扩大自己的社交面,在与人交往中获得正向评价,则有利于个人获得自信,让自己的个人情感能够有更多的释放渠道。
大部分人社交恐惧的形成原因和其个人性格、身处的环境、过去的人际交往经验有密切关系。
针对不同的形成因素,我们向社恐发起反击的方式也有所差别。
性格因素
曾有人对社恐者进行过性格调查,结果显示,他们有的过于敏感,有的奉行完美。
前者经常会对周边人的目光或语言过度解读,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而后者则苛求专业,总是希望所有的事自己都能做到毫无瑕疵。
在人际交往中,过重的心理负担让他们过于察言观色,于是慢慢选择沉默,慢慢变得畏惧人群。
有人分享自己的社恐经历:“我害怕在
这就是典型的敏感性人格。
这样的人对周围人反应的过度在意,会让他慢慢的越来越不敢在群里讲话。
不敢发表独特的见解,每一次发言都只敢附和叫好,并且祈求别人对自己的语言做出反应。
还有一类人,他们在登台演讲时,总是期待着自己能够像央视主持人那样挥洒自如,唱歌像歌手那样悦耳动听,否则就认为自己会遭到其他人的嘲笑。
曾经有人因为觉得自己长得丑而害怕别人看她。
每次周围人的视线停留在她脸上,她就会开始怀疑对方是在注意她脸上那一颗新冒出来的痘痘,或是自己那双不明亮的眼睛。
于是出现目光闪躲、后背冒冷汗等表现。这则是完美主义者身上容易出现的反应。
马克·鲍尔莱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对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也会高估他人对我们的
你的失败或成功,对很多人而言都是那么的无关紧要,如果你是敏感者或完美主义者,并且深陷社恐的泥沼,请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
环境因素
某一些职业比如全职作者,他们大多长年在家工作,白天睡觉,晚上码字,与外界沟通基本靠网线,每天聊的最多的人就是负责帮自己修改文章的编辑。
聊天内容就是催稿和拖稿,这种离群索居的工作方式,让很多作者逐渐患上了社交恐惧症。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那些从事诸如作家、程序员、设计师等内向型职业的人。
比起做销售,教师、医生等外向型职业的人患上社交恐惧症的比率更高。
就是因为从事内向型职业的工作者大多处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每日与他们往来的都是相对熟悉的人,很少会与陌生人接触。
语言是需要锻炼的,同样的,社交能力也是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习得的。
如果任由孤独蔓延,那么我们慢慢就会进入这种不与人交往的舒适圈中,越来越不会和人交往,导致最后害怕和人交往。
如果你是因为周遭的工作环境等原因而不知如何与人相处,变得对社交畏惧,
那么你可以趁着周末约几个好友出去吃顿饭,在空闲时间交友旅行,或者结伴参加你喜欢的任何户外活动,总之不要放弃任何一个与人面对面接触的机会。
然后你就会知道,房间里网线构建出来的虚拟平台上的那句“在吗?”永远无法代替现实世界中的一句“你好”。
个人经历因素
当众出丑的人际交往经历,尽管已经过去,但它可能会在你的潜意识中停留,从而对你未来的行为造成影响。
有新闻曾报道过一位深度社交恐惧症患者,他长达一年没有迈出过家门,不敢接触陌生人,不敢与异性接触而一直保持单身。
在大学毕业时有过一份工作,后来也因为严重的社恐症而被迫离职。经过专业的心理测评,他被鉴定为神经性障碍、社交恐惧症。
在对其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发现,他最初社交恐惧感的形成与他过去的经历有关。他高中时期曾与同学有过一次激烈的争吵,后来这件事情被全校通报批评。
慢慢的,只要与朋友发生争吵,他便会在潜意识中认为是自己的错,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社交经验叠加,他的负面情绪爆发,
最终导致他的社交恐惧症形成并不断加重,这其实就是潜意识对人的影响。
错误的经验,入驻潜意识影响你的认知,最后阻碍你的社交行动。
破除由失败的社交经验造成错误认知的方法就是,用积极正向的心理暗示进行干预,并且找到正确的示范,构建新的认知。
比如,当你在社交中发现他人对你有了正向的评价,那么记录下来并且告诉自己:过去失败的经验才是个例。
当正向社交经验不断积累,你会变得越来越有自信,同时不要忽略自我暗示的力量,随时告诉自己,我可以的,我是讨人喜欢的。
慢慢的你会发现,当你不断这样暗示自己的时候,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