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这么多进入出版业的理由,你是因为哪一种
TUhjnbcbe - 2023/7/12 17:48:00
白癜风的病因有哪些 http://m.39.net/pf/a_4321506.html

商务君按: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出版业获得了快速发展,而每一个出版人的奋斗成长史都是整个行业发展的缩影和注脚。今天,让我们通过33位不同时期进入行业的出版人的讲述,来看看出版业的变迁。

“10年一梦,须臾过”,40年时间,又该多少次梦回又初醒?

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出版业成长、革新、蜕变的40年。

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一批批新社诞生,走过而立,成长至不惑。

国民求知欲的激增,让纸质出版迎来过自己的*金时代。

市场化进程改变了出版“闭门造车”,让更多的一线编辑走到台前,与读者畅开怀。

新技术新概念的出现,也曾让唱衰出版的声音不绝如缕。

但随着消费和认知升级,内容价值的回归让更多人重新感知纸质阅读的余温。

无论是光辉岁月,还是落寞时代,时光变迁,有人走,有人来,收获成长,褪去稚嫩。

正是一波又一波热爱和坚守在行业的出版人,让时代阅读的脉搏从未停止跳动。

不管你为何而来,总有一个不离开的理由。

无论你何时而来,是否都比曾经的自己更加成熟和睿智?

商务君特别策划“我与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邀请40年来,在80、90、00、10等不同年代进入出版业的同仁。

在一个个的故事中,重现40年出版业的变化,记录出版人与改革开放的故事。

从社领导到一线编辑,从编辑岗、营销岗、发行岗再到总编室,从文字编辑到新媒体策划。

他们的职能不一,但“为读者贡献精神食粮”的目标一致,

他们都尝过出版的酸甜苦辣,却也都感叹“青春无悔!”

他们就像一颗颗螺丝钉钻进书海里,“钉”住了自己的一生!

80年代入行的他们有话说

改革开放的春风,拉开了新闻出版业的市场化进程,恢复出版、新社丛生,解放大众思想的同时,也让一批有才华有干劲的年轻人投身出版,许多人,一干,就是一辈子……

毛红强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我们爱科学》主编、期刊中心总监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一生最大的幸运就是选择和从事了自己最感兴趣的工作,真正做到了工作与兴趣相结合。

现在的我想说:年底,我正式进入中少社工作,至今近35年。从28岁到62岁,岁月带走了迷茫,练就了编辑、策划的过硬专业本领,具备了敏锐的市场判断能力,使所负责的书刊取得了好的出版成绩,凸显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路走来,经历了社会变革、时代进步,一步步看着出版物从单一的平面黑白走向彩色、立体、配音、视频、AR、VR、电子书、多媒体融合……出版物形态越来越丰富多彩,广大少年儿童有了更加丰富的阅读选择和阅读体验,文化自信在出版业中越来越得到体现。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相信出版事业会更加美好。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我们爱科学》

为之努力工作几十年,是目前我国发行量最大的少儿科普期刊。

吴玉珺

广东新世纪出版社总编室主任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坚守出版,丰盛人生!

现在的我想说:一个偶然的选择让我与出版结下不解之缘,从对书籍最初的喜爱到投身出版业,成为一位为之坚守30多年的出版人。春华秋实30载,日复一日的耕耘,身在其中,乐在其中,变的是年龄,不变的是一颗炽热的心。

很庆幸自己入职之初就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那时,出版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各种好书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我见证了《当你还是一朵花》(岑桑著)的再版过程,也亲历了一个时代崭新出版模式的开启。年改革开放40周年,我参与编辑了《改革开放:40年的40个中国成就故事》,在其中重温我国凯歌行进的40年历程,也回顾自己在改革开放的征途上一路走来的职业生涯。在这滚滚大潮中,我以饱满的热忱成就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写就了自己人生最精彩的篇章。

30多年,我早已把出版社当成自己的家,这里是我工作、生活的场所,也是我心灵温暖的港湾。我愉快地与我们的出版社共同成长,并用自己的劳动和努力,让这个家变得更美好。每当看着书架上琳琅满目、色彩美丽、装帧精良的图书,我都把这一切当作对自己30多年执着的致敬:我无悔选择做一位出版人!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朝花夕拾》

坚信中国一定能站起来的理念信念。

鄢志平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期刊编辑中心主任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有句话说,“男怕入错行”,对于职场女性来说,同样怕入错行。还好,你的选择没错,带给了你快乐而充实的编辑生涯。

现在的我想说:到出版社工作以后,经历了低幼编室、图书编辑部、《顽皮娃娃》画刊、知识编室、期刊编辑中心等多个部门,在前辈的帮助与指导下,很快胜任了编辑工作,编辑出版了各类少儿读物。比较骄傲的是策划编辑了《中华儿童散文诗画丛》,引进出版了《神奇校车》系列,先后荣获文化部“蒲公英奖”银奖、桂冠童书奖、全国科普作协“优秀图书奖”等奖项。在编辑生涯中比较困惑的是“好书不好卖,平庸书烂大街”的现象,有过是迎合读者还是引导读者的纠结,以及优质作者匮乏、好作者被疯抢的尴尬。还好,困惑着、纠结着、努力着,职业生涯即将落幕。回望这30多年,庆幸自己赶上过出版业繁荣的好时机,出版了自己和读者都满意的图书和期刊,拥有一份能让自己冻龄的美丽事业,真好!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简·爱》

“自立自强,坚持自我,终会成功”,在职业生涯中我依然秉持同样的信念。

90年代入行的他们有话说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阅读热情已经从精英阶层普及到社会大众,出版业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图书总发行由代理变为自办,发行人才的匮乏引起出版社重视。无乱是初入出版,还是几经辗转“落户”出版,他们都选择“雄关漫道从头越”……

章俊弟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中心主任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无怨无悔。

现在的我想说:我从事编辑工作20多年,荣获仅国家级图书大奖就达12个。包括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府奖、中国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国家新闻出版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等在内,几乎囊括了现有的国家级图书大奖。

人们一向把编辑称作“为他人作嫁衣裳”,年轻的我也曾经这样认为。今天,我有了新的感悟:编辑其实是助产士。作者孕育多年的精神生命,要依靠编辑凭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运用精细的专业知识和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小心翼翼地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把一个未知生卜的精神生命变成一个活生生的精神产品。每一个精神产品的诞生,对于编辑都是一次提升和洗礼。随着岁月的流逝,编辑还有机会见证这个精神产儿不断的成长,分享她所带来的荣誉。这岂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所可比的!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东史郎日记》

这是一位当年的侵华日*对那一段历史的忏悔录。

徐峙立

山东画报出版社副社长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做出版这一行是我人生重要的选择,工作和兴趣、事业与理想完美结合。

现在的我想说:年春,我在济南的一家小书店买到《老照片》,很喜欢,是怦然心动的喜欢,我决定试试能不能应聘到山东画报出版社做编辑。如愿以偿,梦想成真。我从图书营销发行开始做起,四年奔波,做市场做推广,为我之后做编辑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此后策划、组稿、校对、盯版一步步积累自己的职业经验。做编辑必须要懂市场,做编辑必须要爱读书。我也曾有过迷茫:书山人海,究竟我要做什么样的书?我又为谁做书?始终坚持一个理念:有追求,有底线,有所不为,这是我做书的原则。我为吴冠中、张仃、陈子善、止庵、贾樟柯、师永刚、蔡澜、倪匡、马家辉等诸位先生策划出版过著作,我也在与这些大家工作交往中受益良多。展望未来,初心不改,吾道一以贯之:做有营养的好书!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老照片》第一辑

回望历史,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张涛

北京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选择出版业虽然偏离了当初拼死考进北大读研究生的理想初衷,但一路走来,深感庆幸,人生无常,快乐就好!

现在的我感慨:年9月1日我入职北京大学出版社发行部。虽然之前我当过教师、支过教,做过学生辅导员管理工作,又在北大读了研,留校做过团的工作和在*委统战部工作过,已工作10余年,但来到北京大学出版社面对分配给我的最基础的工作——发行助理,我没有丝毫怨言,而是从头学起。在半年助理,3年区域经理的磨练下,年3月我走上副主任岗位,年3月我又走上主任岗位,在主任岗位上带领大家一起奋斗,使出版社的业绩实现翻一番,许多销售指标都走在了全国出版发行界的前列。年12月,我又走上副社长岗位,继续带领大家奋战在发行一线。

发行的20年,可以说又重塑了我的性格和人生,以前我不太爱说话,也不太爱和人打交道,但做发行,就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就要和各种人交朋友,我抛开了自身的禁锢和狭隘认识,努力和大家交朋友,用真诚和热心赢得大家的信任,用汗水和智慧赢得大家尊重,我在做发行时,别人总觉得很累,很辛苦,我却觉得很快乐,因为我在从事我喜欢的工作。因为它使你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有一种朋友相聚时的幸福感。

这20年,前10年可以说是传统发行的*金10年,后10年可以说是传统发行式微,而新技术条件下发行发展壮大的时期,前四五年,我也有一些迷茫,不知出版发行会走向何方,在经过一年对互联网相关知识和图书的学习,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道光明之路,拥抱新媒体、拥抱新技术,发行才会有新的境界。做出版发行,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有创造力和执行力,才能打开一番新天地。未来传统出版企业只有转变成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出版企业,才能迈向新的高度!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约翰.克里斯朵夫》

(1-4)

“它不是一部小说——应当说,不只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的一部史诗。”

刘逸

海南出版社副总编辑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你选择了你向往的职业。

现在的我想说:我大学毕业后,海南出版社的引进版图书在全国刮起了“琼版旋风”,我也因此渴望能成为一名出版人。由于之前我在我的老师周伟民、唐玲玲教授组织的一位研讨会上认识海南出版社当时的副总编辑刘国尧先生,经他介绍,我成为出版社的一名图书质量管理员。过了不久,时任海外文化编辑室主任苏斌(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的总策划)让我到海南出版社驻北京的部门工作。我因此得以和同事们一起策划、编辑了一批图书,结识了一些著名作家、学者和出版人。我在京城一待八年,找到作为一名编辑的感觉。

当然,如果仅仅满足于某种感觉是不够的。《编辑人的世界》的主编、美国著名出版人格罗斯说过一句令人难忘的话,“文化的前途有很大一部分是系于编辑人身上”。言简意赅,道出了出版人的责任和担当。今后,我要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出版人,为“文化的前途”而努力。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编辑人的世界》

这本书告诉读者编辑应该做什么,以及作为编辑的意义。

曾建林

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总监、期刊中心主任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出版是伟大的事业,不仅要脚踏实地,同时,还要时时刻刻胸怀世界。

现在的我想说:每一代出版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刚入出版业的时候,中国的出版业仿佛还处于封闭向开放过渡的混沌状态,在那个时候,有一批先驱开始觉醒,努力推动中国出版走出国门,在他们的奋斗拼搏下,推动了我国出版业体制机制的一系列改革,中国出版开始走向世界,像浙江大学就是在年开始创办了中国高校的第一份英文版学报,最早与国际出版集团合作向世界推出了一大批中国科学家的英文科技专著。这批先驱者始终是我们这一代人仰慕和学习的榜样,激励我们成长,让我们从专注于一字一稿的编辑开始追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思考认识到自己这一代出版人身负的使命。面向未来,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继续开拓前行,终将不负前人的期待和自身的责任。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基业长青》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理想来指引。

洪星范

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副编审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如果再回到从前,我还是会选择编辑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

现在的我想说:回顾20年的编辑生涯,毫无疑问我是“幸运”的。年,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科班出身的我,没有选择做一名高收入的程序员,而是追随自己的“理想”做了一名编辑。在科普编辑大家卞毓麟先生悉心指导下,苦炼《哲人石》,打磨《技术史》,积累了丰富的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和图书营销经验。年,出于对全新出版理念的探索与追求,我又经历了5年的创业历程,对图书出版市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领悟,逐步成长为既熟悉图书市场又精通编辑业务的复合型编辑。年,我又幸运地承担起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出版工作。有机会组织和承担这样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出版项目,对于任何一个出版人来说,既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又是无以伦比的挑战!我责无旁贷,只能以百倍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在以后的出版岁月中,把这一寄托着无数国人情怀的少儿科普第一品牌,打造成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经典。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

这本书帮助青少年读者开阔了视野,启迪了心智。

刘碧芳

长江文艺出版社第一编辑室主任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

现在的我想说:做一份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是我儿时的梦想,机缘巧合下进入出版社,成为一名编辑,也算如愿以偿。做喜欢的事不觉苦或累,每天都在享受自己的创造力。

入行20年,做过10年期刊、10年图书,阅读、编稿、与作者交流、发掘好作品,不遗余力地推广好作品去影响更多人……都是自己热爱的事,20年来从不厌倦。

喜欢挑战,越难做的事越令我兴奋,擅长捕捉社会热点策划重点选题,执行起来也曾困难重重,会哭,但不会认输。回头来看,那一本本用心策划的书,就是雪泥鸿爪,自己在这世上留下的一个个脚印。

未来,做有影响力的书,去影响更多人,是我永不改变的初心。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肖申克的救赎》

无论身处何种困境,永不抛弃自己,永不放弃希望!

邓永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感谢历史给了我机遇,让我成为一名出版人。在从事出版工作过程中,作者与读者的期盼、鼓励,老一辈出版家的胆识、智慧对我影响很大,他们是我前行的动力。

现在的我想说:时光流逝,岁月沉淀,美好回忆很多是有关出版的故事。年,我由一名乡长变身为湖北的一家以版权事务为主的单位负责人。那时的出版业对我而言,既陌生又向往。很多图书当年发行量达到十几万册、几十万册,出版业正在发生巨变。我带领不到10人的团队虽然都是新人,但都在拼搏奋进中成长。任职第三年,我们年代理出版图书由接任时的8本突破千余品种,业务发展到十多个国家,成为全国代理出版总量最大的版权事务单位之一。

那时的出版业,是出版社向市场转型时期,开始重视对图书效益核算,多数效益很好,也有少数出版社经营艰难。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出版了不少社科书、文教书,一二渠道发行异常活跃,我们有70余种图书发行量超过20万册,其中发行量突破百万册有9种。

年出版社改制后,出版社被推向市场。一些出版企业试图把每一本图书的出版都当成项目来经营,出版取向发生变化。我那时已到部委出版社工作,开始根据自已工作平台相应调整发展战略,根据国家重大*治活动、社会热点、读者需求策划出版项目,重点规划时*、经济、学术文化方面的产品线。先后策划出版畅销书重点书多种,多次担任国家领导人作品的编辑出版工作,46种图书荣获省部级以上奖项,出版项目受到国家新闻出版署表彰。

从业20年来,在我编辑的每一本图书中,都蕴涵着我的人生目标、出版境界,家国情怀。也因为此,我从事的出版业至今仍然是自已心中的阳光产业,过去的20年没变,将来也不会变。我相信未来,纸质书永远不会消失,有质感的图书永远是读者的最爱。我期待未来,在数字出版稳步发展的同时,实体书店也会逐步增加,全国实现一街一书店,一校一书店,一镇一书店,通过*策调控,媒体导向,让实体书店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平凡的世界》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普通人伟大的人格,看到了他们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孟建华

大象出版社教辅二部主任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出版挺适合你的,你已经做得不错,虽然还可以更好。

现在的我想说:回望当初,竟然已经近20年岁月逝去,但我并未在出版事业中修炼成秘籍武功,却依然是一个路上的奔跑者。这20年,我做过社科出版,教辅出版,主题出版,还涉及数字出版。当我刚入职的时候,觉得一切是那么简单,空气和阳光都是透亮的,未来无非就是明天或者明年,一本本书就是一本本书。但时代在变革,未来加速奔跑离去,又加速迎面到来。出版业在这2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材改革、新课程标准、渠道为王、内容为王、网络直销、电子书包、数字化趋势、融合出版、知识付费、主题出版,时代裹挟着一个个浪潮劈头盖脸而来,每一次似乎明白点的同时,又陷入保守还是追逐的迷茫。无论如何,未来更是价值的时代,即使求新求变,也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西方美学史》

一本书,打开了哲学和美学的视野,锻炼了思考和欣赏能力。

新世纪初入行的他们有话说

进入新世纪,新闻出版业迎来了改革开放的“*金时代”——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民营书业的崛起,更多机会也意味着更多挑战。有的人辗转于编辑、营销、发行等不同岗位,有的人10年多时间打磨一套精品;他们也在前进中迷茫,却渐渐懂得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道理;他们“把一个人活成了一支队伍”……

王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营销中心主任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书中自有*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你的选择没错,酸甜也好苦辣也罢,都是你在这个行业留下的痕迹。

现在的我想说:我的职业生涯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发行摸爬滚打的7年,当时的发行业酒风盛行,因不胜酒力,憋屈得很,后携几个同志发起“新风尚运动”,意图打造发行业的学院派风格,虽没能形成影响力,但凭借相互之间的提携,工作也是小有成绩,个人也收获颇丰。我身处的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内敛深厚的学术品质是其最大的特色,工作久了自然也就为它所吸引。

到了年,经过一场努力,转了编辑,一干也是7年。如果说前一个7年是锻炼,后一个7年则是收获,收获了见识和技能,也收获了宁静和思考,编了一些书稿,发了一些文章,写了一部小书。

年又回到营销岗位,开始第三阶段,我把这一阶段描述为一种升级状态,工作、行业、生活、内心都在经历快速转换,都更需要面向未知和未来,个人也更需要融入到大的环境里,这个阶段多长,或许还是7年,或许更长。在40年周年之际,我只想说,“我一直在路上”。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罗丹艺术论》

虽然我至今也不能读出其中的崇敬、卓见、喜悦、沉思和自省,但它的出现让我毕业时毅然决然选择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郑海燕

人民出版社经济与管理编辑部副主任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要耐得住寂寞,要无悔于付出,忙碌中要不忘初心,时刻牢记“为人民出好书”的使命,让更多的作品沉淀下来,实现“双效益”。

现在的我想说:10年一梦,我已做梦近20年,过不惑之年。近20年的职业生涯,经历了出版社的改革、出版行业的变革,但我依然坚守自己的专业、职业,从文字编辑到策划编辑,再向全能型编辑努力,收获的不仅仅是首届中国“优秀出版编辑”的称号,更是对出版行业本身和编辑职业的深悟。

“见书如见人”,书的品格就是出版人的品格,既包括品位也包括品质。作为一名出版人,希望作者和读者,在拿到自己策划和编辑的图书时,能看出编辑对作者、内容的取舍,对文字的字斟句酌、辨微识疵,对封面和版式的偏好以及对市场的定位,对发行方向的努力和对读者的追求。纵然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激烈,内容为王、质量制胜仍是法宝。逐梦路上,我仍将以一颗高标准严要求的责任心,爱岗敬业,一如既往地追寻高品质、双效益、能沉淀被认可的精品好书。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正如书名一样,图书出版也应该从供给侧出发,对产品进行结构性调整,精心打造,创造一个个高峰。

徐妍

童趣出版有限公司少儿文学出版中心主任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感谢当年的勇敢与坚持!

现在的我想说:时隔多年,怀有文学梦想的我做起了童书编辑,我始终抱持着把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推荐给小读者的美好愿望,让更多的孩子能够爱上阅读,能够从阅读中获得爱与勇气,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温情。一路走来,遇到了无数的坎坷与困境,希望与重生,而作为新一代的儿童文学编辑,我们身上肩负的使命更加沉重。一直说儿童文学出版要慢下来,出精品书!但编辑们却一直在奔跑,不能停下来也不敢停下来,更不敢慢下来……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男生贾里》《女生贾梅》

他们就像一束照进封闭小屋的阳光,温暖夺目。

李朵

禹田文化传媒副总编辑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若再做一次职业选择,还会是童书出版、童书编辑。

现在的我想说:刚成为小小童书编辑时,青涩、懵懂又有初入行业的新鲜感。所幸际遇,有领导的培养、引领,有前辈老师、作家们一路的支持、理解和包容。这一路,渐渐懂得,为作者做“嫁衣”,为儿童出版“会发光的书”是多么荣耀的事业。出版有趣、优美的作品,通过好书感召孩子,陪伴他们慢慢长大,这职业真是与有荣焉。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小香咕”系列

一个孩子孤独成长的心灵史。

张朝伟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部主任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为梦想而奔跑,因工作而有尊严。

现在的我想说:我是年踏入出版行业,从事编辑工作。这是一份需要时间和积淀来成就的一份工作,既需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高度的市场敏锐感,亦需要有较强的思想*治觉悟。编辑工作最见匠心,于细微之处可窥出版精神,打磨一本书的过程,也是编辑自身锤炼打磨的过程,一本好书的策划、编辑、出版蕴涵着出版人的人生目标、出版境界、家国情怀。在媒体融合发展、信息超载的时代,希望自己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以一份责任和使命感,做好书,传递正能量,带给读者以温情和力量。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夏洛的网》

一本老少皆宜,给你带来欢乐和顿悟,让你读懂人生的好书。

张*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青雄狮”副总编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选择自己喜欢的出版业没有错!在未来的每一次选择都必须要全力以赴,否则就不要选择;每一次放弃都不要让自己后悔,否则就不要放弃。

现在的我想说:从一名年轻识浅的文字编辑,到现在要带领团队的资深编辑,我憧憬思想的延续,自己的成长,一步一个脚印虽然漫长,但是我已经认定,这就是自己必须走的路。近20年的工作,让我逐步认清了自己,也懂得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道理,只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才不会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知道自己期待什么,目标是什么,才能清晰地分配自己宝贵的资源。对出版行业的未来,我一直充满信心,无论出版的载体如何变化,人们对阅读的需求是不会变的,不管环境多么复杂混乱,总有一些价值需要倡导,总有一些事情需要完成。有人说,传统出版是夕阳产业,有人说它没有出路,但是困局中也蕴含着突破的可能,转型的痛苦中也伴随着新生的希望。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一个闪耀时的微观个体可以改变一个宏观时代。

王莹

接力出版社项目主管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一直觉得你是一个幸运者,最终的工作碰巧就是毕业时最想做的,而且这么多年它一直没有让你离开文学,所以谢谢你的幸运。

现在的我想说:编辑基本功的严谨训练,让我最初获得了关于这个职业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操守,在接力社的童书事业中,我获得了对这个行业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认识,编辑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从做外国文学到做儿童文学,对于我其实也是从做引进到做原创的过程,我深感中国出版,特别是童书,原创力量的日趋增强。身处其间,责任同时也是幸福。但越热闹也是越需要沉静的时候,我希望能够更真切实际地去接触这个行业,去走进作者、读者、市场,走进从我们手中出去的每一本书。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麻雀》

用文图的形式,给大孩子和小孩子讲述了一出小小的历史荒诞剧,展示了儿童文学的无限可能和丰富性。

宋强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助理兼策划部主任

现在的我想说:入行后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社里组织参观印厂,当时有大量的滞销书正在裁边销毁。当时看了颇为不忍,抱了一堆自己喜欢的“残书”,结果被库房的人喝令留下,当时记得有《围城》中英文对照版。被迫留下后,在回去的路上,居然落了泪。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书不仅仅是给人看的作品,更是一种商品。如果好的商品卖不掉,就只能化浆销毁。这就更凸显了宣传营销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把好书送到喜欢它的读者手里,就是一种罪过。在未来,用更多更好的方式方法,让好书得到应有的市场,是营销人面临的重要挑战。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天使与魔*》

应聘时被要求写书评和营销方案的图书,后来得知,我是面试人员中文字写得最长的。

纪兵兵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谢谢我自己的坚持。

现在的我想说:我在做了6年中学教师后,选择读书和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现在我很幸运地是一名儿童文学图书编辑。感谢多年来支持我的家人,感谢在不同的春夏秋冬里,鼓励我帮助我的师长和朋友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和未来。当然我也要谢谢自己,在努力成为一个聆听内心声音并能够独立思考的人。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存活,是那样绚丽与艰辛,没有人怀疑,文学表达人生的况味,揭示灵*的重量,并永远向梦想和希望靠近,而文学编辑这个职业,和作家一起携手,为人类纪录精神的奋斗,更何况,我所从事的是儿童文学的出版工作,它更承担着教育的职责,担当着深切的道义与关怀。儿童必须要阅读,尤其是文学书籍的阅读,精神的丰饶,才能带来生命的丰饶,我期待能够和所有同行一起,为孩子们的阅读奉献一点光和热。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大地的阶梯》

一层一层的山,就是一个又一个的阶梯,群山与阶梯的意象,令我非常喜欢和有共鸣。

梁惠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社科分社副社长

现在的我想说: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文化,接受或不接受一种文化,与是否认同其核心价值直接相关。麦当劳文化是一种典型的美国文化,迪斯尼文化体现的是美国精神,好莱坞带着咄咄逼人的文化扩张,大声吆喝着在中国市场大赚其钱。在形式的接受背后,是价值认同上的接受。文化不是虚无飘渺的东西,任何文化都是有载体的。我们所出版的图书即是记载文化、传承文明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出版无不打上其文化的烙印,而文化的积累和传播也离不开出版载体。作为一线的出版人,我们要回归出版本身,全力以赴,焕发工作活力,陆续推出许多让读者喜欢的书,脚踏实地,做有尊严的出版,做有底线的出版,做有个性的出版,做有品质的出版。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活着》

检验一个人的标准,就是看他把时间放在了哪儿,别自欺欺人;当生命走到尽头,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朱华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项目部副主任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如安德烈·纪所言“正由于我抱着与你相见的希望,我才永远认为最崎岖的路是最好的路”。

现在的我想说:我的职业生涯说起来很简单,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为:我用10年左右的时间参与编辑了一套叫做《杜威全集》的大书,在经年累月的艰难曲折中完成一个编辑的成长与蜕变。《杜威全集》是一个大型的学术翻译项目,在做这套书的十年中,我逐渐明白,编辑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职业,它的专业性既包括编辑技能,更与编辑个人的学识、品味、敏感度、责任心甚至个性密不可分。这些特质,大多是在工作中,通过一本本书稿的锤炼,通过克服一个个困难,在时光里积累而成。可以说,编辑在做编辑工作的同时,其实也在编辑自己,成就自己。面对宏大的历史,我们不是旁观者,而是亲历者。未来,我将依然坚守自己的出版理想,为社会文化积累和优秀文化传播打造更多的好书。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杜威全集﹒早期著作》第一卷

本书是三十九卷本《杜威全集》的第一卷,也是我责编的第一本书。

张菱儿(张新领)

天天出版社编辑中心主任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因为喜欢书,所以选择了做编辑;因为喜欢孩子,所以选择了做童书编辑。

现在的我想说:我感觉做童书编辑是一项幸福指数很高的职业。只要守住底线:为孩子们选好书,做好书。所谓好书,就是指有趣味,有内涵,有文学品质,能给孩子一定启发和借鉴的书。读到一本好书稿,可以说,首先愉悦的是自己的内心。看着一部书稿最终按照自己想象的样子,从电脑上“走”下来,一个个文字展现在纸上,经过三审三校,排版插图,最终被送进印厂。当一本本书挺着骄傲的脊背,神气地被捧在孩子们的小手上,或轻灵或沉重的故事悄悄钻进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影响着一代代孩子,还有什么能更让人感觉幸福的事情呢?认真对待每一部书稿,认真对待每一本书,始终保持着一份热情,一份本真,一份初心。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我是编辑》

其他都是虚的,编辑是实的。

梁瑞霞

中州古籍出版社编辑室主任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能靠这养活自己,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幸福吧。

现在的我想说:记得来出版社上班的第一天,看到每一个办公室堆积如山的书,我内心充满了神圣感和富足感——这些书也将属于我,我也将成为很多书的创造者,这是多让人期待和激动的事儿啊。那时候的理想很美好啊,我会做很多精彩的书吧,我也许会一鸣惊人吧……

入行10年,已经成为了别人口中的“老编辑”了。10年时光,经手责编的书有数百种,每一本书的诞生都会经历百转千回。那些辛苦与幸福,那些纠结与感动,有时惶恐不安,有时激情万丈,还有那数不清的琐碎和无处不在的意外……也越来越明白,所谓的成功,并不是实现那些闪闪发光的梦想,而是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本书。

有一句话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是一个普通人对生活最好的致敬。好吧,致敬生活,致敬我的10年。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编辑忆旧》

一位老出版人的回忆录,向我们讲述了那些图书背后的故事。

李清晨

中国电影出版社编辑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接受命运的安排和听从内心的声音有时可能是一回事。

现在的我想说:凭着对文字的喜爱,大学毕业后我就进入出版社,单纯又热情地投入到编辑工作中。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捧着第一本自己编辑的书时是怎样的兴奋与激动。从单纯的案头工作到对整本书的把握、选题策划,以及对营销的不断思考,开始慢慢有了自己的领悟。更大的收获是通过编辑工作,得到了很多心灵和头脑的双重滋养,并且时时受到作者们真诚、善意、专注专业精神的感染。倏忽10年,出版业面临着巨大变革和时代挑战,也时常对自身的价值怀疑和焦虑,对专业出版的困境与前途忧虑。但沉下心来,深感出版业还在路上,我们也还在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唯上下而求索,紧跟时代,保持学习,不忘初心。希望出版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做书:感悟与理念》

结合大量精彩、鲜活的案例讲述编辑的思路和策略、经验和教训,让人了解出版人得窥出版的真义。

朱启铭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时尚生活分社长助理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如果重新给我一次选择职业的机会,我依然会选择出版业。

现在的我认为:初入出版业,全凭一股热情,向前辈讨教、钻研出版专业知识,最终拿到了出版业的正式入场券。我也渐渐由一个刚入行时校对符号都不会用的文字编辑,慢慢蜕化成一名还算资深的策划编辑。出版工作繁琐复杂,从选题的策划、稿件的审读、文案的打磨,到版式的把控、书名的推敲、封面的落定、营销的跟进……几乎每本书的面市都要经历这魔*般的循环往复,营销阶段有时还要组织发布会、客串主持人等,编辑们因此笑称自己“把一个人活成了一支队伍”,这也恰恰是我的热爱所在。经历过沮丧、失落,遇到过瓶颈,甚至怀疑过自己,但从未想过要放弃。越深入这个行业,就越能发现它的可爱之处。未来希望能多策划一些像《肛刚好:看协和医生细聊“羞羞的”肠道》这种真正惠及大众读者的好书!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肛刚好:看协和医生细聊“羞羞的”肠道》

把“羞羞的”肠道秘密逐一细说给读者。

近10年入行的他们有话说

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新技术的涌入,新*策的红利,让出版呈现出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融合态势。自然,对于从业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复合型”“斜杠型”“出版家”是大家的追求。电子阅读、知识付费在不断冲击,文化自信和使命担当也从未离开过案头……

马青

中国电力出版社策划编辑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选择出版业,有想法,胆儿够大,哈哈!

现在的我想说:年7月,我从武汉大学电力电子专业毕业后,没有选择做专业技术工作,而是“异想天开”地选择了做电力出版,投身于传媒文化圈。6年来,我从一个出版业的门外汉,蜕变成一个成熟的策划编辑,出版了一系列科技图书;承担过国家出版基金等重点项目,获得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等行业和企业的奖项,在单位也得到先进个人等荣誉;与电力领域的专家学者学习交流,使我受益匪浅;发表论文2篇,参编著作2本,其中参编的《篮球高手》漫画书展现了个人独特的一面。6年来,我体会到了时代发展的力量,数字经济突飞猛进,出版应回归知识服务的本源,追求价值再造和服务升级。6年成长之路,历经高潮低谷,酸甜苦辣。如今作为新时代的出版人,我们应加强文化自信和使命担当,提高自身本领,为满足广大读者的美好精神文化需要而不懈努力。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及应用》

本书是本人独立策划出版的第一本重磅图书。

邱婧

江西美术出版社编辑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很感谢当时自己的选择,因为你的选择,我有了我喜欢的生活。

现在的我想说:头一年当编辑的时候,我懵了很长一段时间,作为新编辑,苦于没有找到自己的出版方向,傻乎乎的什么都不懂。好在我师傅的言传身教,使我慢慢有了自己的规划——“开小口、挖深井”,现在主要策划的图书方向有:自然人文、生活技能、生活良品。

我认为,编辑不是一种消耗性的工作,而是一个一直逼着你不停地掌握社会上更多信息的工作。从一个想法到一本书,每一步都考验着一个编辑的智慧与眼光,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见识和知识。面对当下碎片化阅读的流行,我们编辑处于迷茫的交叉口,更要多策划自主原创的内容,用走心的内容应对出版的蜕变,当然载体形式可以多样,将纸书视觉化、艺术化,挖掘纸书的附加值。未来虽然彷徨不定,但我依然勇往直前……

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国外素描概论》

我走上编辑这条路,多少受了这本书的影响。

王仕密

海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绘本花园策划编辑

想对曾经选择出版业的自己说:编辑是整个出版链条上的一环,你要学的不仅是如何当好编辑,还有如何帮助作者、如何读懂读者、如何服务渠道;你要思考的也不是一个人的工作,而是一群人的工作,不是一本书的内容,而是一本书的可能性。

现在的我想说:5年前,我抱着学习的心态来到海豚传媒,在这里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绘本,它们让我学到“原来这就是好绘本”。5年的时间,中国的作者、绘者也在学习,他们将文化底蕴和艺术功底与“绘本”这一属性相结合,迸发出了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的原创作品。而我们,服务于这些作品,用世界的语言讲好中国的故事。

5年前,我做着形态固定的绘本,我用传统的方式营销图书。5年的时间,新技术每天都在刷新我对这个行业的认知。今天,绘本加上了音频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么多进入出版业的理由,你是因为哪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