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要确立新的发展理念,既要看速度,又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中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对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
彼时,西安生产总值刚刚突破亿元大关。而五年之后的今天,据初步核算,年,西安生产总值迈上亿元新台阶,达到.19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亿元,GDP五年累计增长近70%。
令人欣喜的是,西安经济交上的这份答卷,不仅实现了量的增长,也实现了质的跨越,高质量发展支撑因素不断增多。
创新驱动正在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引擎,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迅猛,引领发展;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3.0%,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4.4%;
“三个经济”发展迅速,列中欧班列长安号贯通欧亚,88条国际航线联结世界,为西安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动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开工,高技术产业投资的快速增长,为西安进一步追赶超越增添后劲;特别是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以来,西安进一步厘清了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和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思路和阶段性目标,推动十项重点工作全面破题,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大力发展三个经济等工作全面启动,西安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坚实。
过去五年,西安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坚实。
引领高质量发展
建设创新驱动之城
“习总书记参观了光电测试大厅、空间载荷环境试验大厅,察看了科技成果及产品展示。他一直强调,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科技人员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责任和创新自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国际科技发展制高点,努力多出创新成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多作贡献。”回忆起总书记来到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考察时的情景,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副研究员、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米磊记忆犹新。
“习总书记的话是对我们的鼓舞,也是指引。几年来,我们在坚持自主研发、自力更生,取得核心技术突破的同时,坚持面向民生需求,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推动科技创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产业孵化的服务更完善了,平台体系更健全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也更高了!”
就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安光机所几个月后,这里便启动了光电子集成芯片研发与产业平台建设,加速研究光通信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加快光电子集成芯片产业化。年8月,这一平台完成了中期验收,全面启动了后期的研究工作。
对核心技术基础研究的投入,伴随的是产业孵化能力、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大幅提升。年2月,西安光机所孵化企业30多家,2只基金总规模1.亿元。截至今年1月,西安光机所累计培育孵化企业超过家,10只基金总规模达53亿元,初步形成了智能制造、光电子集成芯片、民生健康等产业集群。
西安光机所的发展,正是西安牢记嘱托,用创新驱动激发经济内生动力的缩影。
西安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率。经初步核算,年西安高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4.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9.6%,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大幅提升。
推出20条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亿元。围绕硬科技产业领域,培育发展一批快速成长的瞪羚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对50家从事新一代信息技术、增材制造、航空航天、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端产业技术领域重点企业进行专题支持,培育一批科技企业新集群。
西安还全力扶持企业登陆“科创板”。年7月,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上市交易,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位列其中,成为科创板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智能造助力西安经济快速发展(资料图片)
如今,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全球程序员节等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活动让世界的目光聚焦西安。《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显示,西安产业创新综合能力位居全国第四,尤其是对信息技术、芯片及硬件等七个硬科技领域的创新表现进行评估,年度全球主要城市七大硬科技创新综合指数综合排名中,西安位列全球第14位!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聚焦“五强”目标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产业兴,则城市兴。西安壮大实体经济、补齐工业短板、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在制造业,优势在制造业,出路还在制造业。
从法士特第万台变速器下线,到陕汽军车参加国庆阅兵,再到多条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同步建设,西安的汽车产业集群日益强大;从助力“胖五”升空的箭载计算机“点火装置”,到亚洲最大的卧式双滑台强力数控旋压机,再到无人机商用卫星产业雏形初显,西安航空航天科技研发瞄准产业前沿......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西安在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持续发力,融入高科技、开拓新思维、探索新方向,吹响了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新号角。
市统计局发布的初步核算数据显示,年西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新兴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单晶硅同比增长2.3倍,光电子器件增长22.8%,锂离子电池增长17.1%。
一系列亮眼的数据,彰显出西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成绩,同时也展现出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
近年来,西安在汽车、智能终端、高端装备等领域持续发力,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仅年,比亚迪智能终端产业园、三一重工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中兴二期、吉利新能源汽车等项目进展顺利,华为、百度在西安设立云计算项目,三星电子高端存储芯片二期80亿美元投资项目启动……产业巨头纷纷布局西安,看好的是西安的营商环境和发展前景,带来的是西安工业长足的发展和产业智能升级。
航空科技优势助力西安打造“硬科技之都”(资料图片)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有助于放大西安产业优势。在航天基地,目前已经有30余家商业航天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千帆竞发,西安已跃入全国城市商业航天赛道上的第一梯队。在航空基地,已聚集起多家先进制造企业,铸就了全国独有的集飞机设计、整机制造、试飞鉴定、强度测试、专用装备制造、航空材料制备等为一体的航空全产业链条……随着西安积极构建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机制,支持军工企业、科研院所改革,打造军民融合知识产权交易转化和运营服务平台,鼓励企业通过提升能力参与军品研发,西安的军工、科技资源优势将不断向创新优势、产业优势转化,年军民融合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计超过15%。
最让制造业企业感到兴奋的是,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被作为西安市今后的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去年12月,西安市《关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这座城市正进一步聚焦产业强、企业强、创新强、品牌强、融合强的目标,构建“6+5+6”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强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六大支柱产业集群,做大人工智能、5G技术、增材制造、机器人、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五大新兴产业,做优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软件和信息服务、会议会展等六大生产性服务业。
西安正从传统装备工业基地向具有产业集聚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强市加速转型,努力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三个经济”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陆空联动”让立体丝路网逐步完善,高速信息网进一步织密,提升西安枢纽地位;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增强西安“门户效应”;人才、资金、信息要素畅流融汇,现代物流新经济走廊正在形成......如今的西安,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大力发展“三个经济”成为推动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
放眼空中——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开通迪拜等19条国际客运航线,国际(地区)航线累计达88条,全年开通全货运航线27条,通达全球9个国家、28个主要枢纽城市,货邮吞吐量超38万吨,增速居全国机场之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陕西首条第五航权首尔—西安—河内航线,打通了韩、中、越三国空中物流运输通道,一条以西安为中心,辐射西部乃至“一带一路”的现代物流新经济走廊正在加快形成。
聚焦陆上——郑西、大西、西宝、西成高铁建成通车,运营里程公里,实现了与23个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的高铁通达;全省首条城际铁路(西安北至机场)已投入运营;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公里,成为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枢纽之一。中欧班列(长安号),联通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欧亚大陆,内陆腹地变成开放前沿,年共开行列,运送货物总重达.2万吨,分别是年的1.7倍和1.5倍,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蝉联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全国第一!刚刚过去的1月份,中欧班列单月开行超过列,再次位列全国第一!
作为西安城市交通“动脉”的地铁也在快速建设和发展。按照计划,西安地铁5号线、6号线一期、9号线将于年底前建成通车。
年,陕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出入境旅客检查量首次突破万人次大关。依托长安号,陕西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贸易往来不断紧密。作为“门户经济”的重要平台,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方面探索出了诸多新模式。
各类生产要素借由枢纽、门户,畅通其流、汇聚融合,更加便捷地实现跨区域、跨时空对接。
京东物流西北总部、阿里巴巴西北总部等纷纷布局西安,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和地方级领军人才汇聚发展,并且由此进一步带动资金流动。截至年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5亿元,同比增长10.1%;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2亿元,增长12.8%。
人才、资金的汇聚,让这座城市活力更旺了。
年32万美元、年万美元、年3.92亿元人民币,年5.69亿元人民币……从年入驻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短短数年,陕西易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业务从国内拓展到全球,进出口贸易额更是连续几年翻番,公司物流运营总监汤莉感叹:“不敢想象能有这么好的发展!”
年末,西安公布了最新版“三个经济”发展路线图,从建设辐射能力强大的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打造多元化国际化开发开放平台、构建现代化产业支撑体系等方面作出安排,发布发展“三个经济”的21条支持政策、18项主要指标和77个重点项目,为西安未来一段时期推动“三个经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晰了路径、确定了目标。
未来三年,西安将织密航空运输网、扩展轨道交通网、优化快速道路网,做强智慧信息网,打造更为强大的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在此基础上,西安将打造更加多元化国际化的开发开放平台,做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做大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国际投资与产能合作高地。
在“三个经济”的强力带动下,西安正在面向全球配置要素、开拓市场,加快形成人才支撑有力、商品流通活跃、金融优质高效、信息互通共享的发展格局,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引领支撑西北开发开放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跑出追赶超越加速度
年春天,《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印发,西安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西安的重大政治任务,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安发展最鲜明的主题、最重要的任务。
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这些看似宏大的目标,对普通人来说,也是如此可触可感。
“西安的购物体验真的很好,现在一点不比北京上海差。”年春节前,在南门SKP里,从山西专门来的消费者董女士在CHANEL店里挑选商品,一年多来,她经常坐高铁来西安购物。随着西安SKP的开业,国际知名品牌相继在钟楼商圈开出西安乃至区域首店,很多前往一线城市甚至身处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将目光投向了西安。西安也在古老的城墙外、潮流前沿的SKP里,迎来了第一个全球时尚论坛。
上百个首店在西安开业,则使得西安的商业活力日益迸发,国际范儿越来越浓。而“中国年·看西安”的打造,通过文化+旅游的方式,激活了西安的旅游市场,古老的文化和时尚的商圈完美的融合,为游客们提供了独特的体验,也让旅游总收入持续增长。
而同时,新零售之城则让普通市民受益。“盒马鲜生”目前已遍布全市,让市民享受到足不出户购买生鲜的乐趣。同时,京东7FRESH、苏宁苏鲜生、永辉超级物种等生鲜主题零售超市已齐聚西安,加上京东之家、居然之家、银泰等涵盖3C、家居和时尚购物等消费领域门店,西安城市各方位都正在拥有由电商巨头布局的线下门店。随着“互联网+流通”的深度融合,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拓展业务,新兴电子商务企业不断向线下拓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对消费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年,西安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为.50亿元,同比增长21.7%,高于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21.5个百分点。
工业增长稳中有升,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发展;投资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市场销售增长趋稳,网上零售占比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进程中,西安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幅稳居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跑出了追赶超越的加速度。
年,西安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大关,达到.8亿元;初步核算,年西安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9亿元。西安的GDP五年累计增长近70%。“到年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大关”,对这一目标全市上下信心十足!
营商环境增强“西引力”
奠定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
中国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中国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十佳城市......近年来,在西安收获的诸多荣誉中,以营商环境为主题词的占有很大比重。
西安营商环境不断改善(资料图片)
去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96万户,同比增长39.14%,首次实现年登记量过百万。在此之中,西安发挥着突出的作用。
近年来,西安积极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实行网上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