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独立乐手的夏天来了吗 [复制链接]

1#
最好的白癜风专家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8425691882285194&wfr=spider&for=pc

朱柳霖黎宣驿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

“乐队的夏天”从年热播到了年,“独立乐队”也随之走进大众的视野。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大多从底层生长起来的乐队并没有机会走上大型舞台,许多乐队从校园缓慢生长起来,在毕业时不得不挥手告别。

少数能够坚持下来的独立乐手们,也不得不面对生活、工作的种种压力。记者采访了5名有过校园乐队经历的乐手,试图剖析聚光灯外,普通独立乐手的真实生活现状。

名校成为独立乐手“成才基地”

大部分乐队都是从校园中成长而来的,包括知名度很高的刺猬乐队、花儿乐队。记者注意到,不少沪上小有名气的独立乐队成员,都在名校就读或从名校毕业。

小李就是一个曾经在校园里玩过乐队的人,他说,做乐队需要很多精力和冲动,因此,大学生做乐队,出来的可能性更大,乐队在大学生群体中也较为普及。小凌是小李曾经乐队的队友,现在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现在仍然坚持着对音乐的热爱,“有时在实验室感觉到压力,音乐可以帮我表达情绪。”

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乐队抱着长久的抱负和梦想,有时候,仅仅是“巧合”,也能促使人去坚持自己的音乐道路。

小凡目前是一名全职鼓手,这个在舞台上摇着脑袋、叱咤风云的人,曾经是一名“程序员”。他大学期间才开始接触音乐,一腔热血投入到打鼓这个行当,更多的是出于对“程序员”这份未来职业前景的不满,“比起做所谓的高薪职业,我更喜欢玩音乐。”

乐队这个词儿,与“年轻”分不开。

小李认为,对一个30岁的人来说,组建乐队“成本太高”;但对于2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初期几乎没有成本。小莫从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毕业后,坚持做独立音乐,他告诉记者,对于校园乐队而言,最大的阻碍是“工作”。

很多校园乐队,因为成员离校就业不得不解散。而近年来,从上海交大毕业后还在坚持做音乐的,可能就剩小莫所在的这一支乐队了。他们在上海人民广场附近租了一个约10平方米的地下排练室——里面摆着各种乐器,每个月他们都会在这里聚会几天,排练、交流、创作。这里不仅是个藏着独立的、实验的、具有创造性音乐的场所,亦是他们离开现实生活,连接梦想的桥梁。

斜杠青年的“音乐日常”

“不是工作之后还要做乐队,只是你做了乐队,顺便你毕业工作了,那你自然不可能因为工作了就把乐队停掉。”小莫坐在家里的电脑桌前说道。电脑桌旁,摆着的是他演出用的吉他。作为一名高薪程序员,他的书架上摆着很多本关于计算机、程序的书,其中一本是《Linux私房菜》。他的工作,几乎可以用“”来总结——从0点工作到0点,一周工作6天。一周中的第7天,是他的音乐时间。

许多独立乐队成员都并非全职,“工作日常”与“音乐梦想”是交织出现在生活中的。

以小莫目前所在的乐队为例,每个成员都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他们都有自己的全职工作——三个程序员和一个临床医学博士。他们本来属于不同的校园乐队,毕业季后,有相同追求的他们重组了一支乐队。

7月末,在上海摩登天空的表演开始之前,小莫还在灯光昏暗的后台回复关于修复程序Bug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