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
法
则
这是数支互联科技的第31篇原创正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引子
为什么上同样的高中,一天学习10个小时,有的人能上清华北大而有的人却只能上三本大专?
为什么在同样的工作时间,有的人年薪百万,而有的人工资付不起房租?
在这个世界上,最令我们困惑的问题之一,就是平庸与卓越之间的天壤之别。
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
如果你的老板突然问你,你觉得自己值多少钱,该怎么回答?
想好了吗?
下面有两种回答:
回答一,报告老板,我现在的工资是一个月四千块钱,我每天努力工作,天天加班。隔壁同事小张跟我一样努力工作天天加班,我听说他工资一个月五千块钱,我觉得我应该也像他一样涨薪到五千块钱。
回答二,报告老板,我们公司现在正处在数字化转型的阶段,很多项目都需要用数字化的工具和思维方式来辅助推进。为了与公司共同成长,我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积极学习了数据分析和统计知识,并在工作中尽量尝试用数字化的工具和思维方式去更好的完成现有工作。为了同时完成学习和工作进度,我每天在上班之后多花几个小时学习。这些努力的回报是上个月我用python完成了之前用Excel填表格的任务,只花了三分钟就搞定了以前要两、三天才能完成的工作。我发现市场上我们专业现在的数字化人才平均工资能到一个月一万块钱,我觉得我现在还处在学习过程中,但是应该可以涨薪涨到五千块。
很明显,能够答出第二种回答的人与第一种是两类人。
这两类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懂得在调研和汇报中使用“*金圈法则”。
01
*金圈法则
“*金圈法则”是著名广告人SimonSinek在一次TED演讲上提出的概念。Simon发现卓越的人与普通大众之间有一个关键性的不同点。
这个不同点在于,普通大众总是把目光停留在“是什么”(What)上面。
比如,今天我上了八个小时班,写了三百行代码——这个就是“是什么”。人们都知道自己正在做的是什么,这样是完成一项工作的基础。
会计师记账,设计师画图,程序员编程。
芸芸众生皆是如此。
其中,事情做得比较好的人会总结出“怎么做”。
比如,通过学习知识,改进了做事的方法,得到了效率的提升。
而只有少数卓越的人和组织会从”为什么“开始。
Simon举了一个例子:
他说,如果一般的厂家宣传苹果电脑,会说”我们做了一台很棒电脑,用户体验良好,使用简单,设计精美,快买一台吧!“
而苹果的宣传却是:“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突破和创新,我们坚信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我们挑战现状的方式是让我们的产品设计精美,界面友好,我们只是在这个过程中顺带做出了最棒的电脑,想买一台吗?”
后面的这个解释就比前面的解释听起来要好得多,因为苹果的品牌具有一种设计的理念。购买苹果的果粉们正是因为相信这个理念,而成为了苹果的死忠。
Simon还从生物学上找到解释:人类大脑最外层的皮层部分是负责语言逻辑和理性推理的部分,对应着what层面;大脑的中间部分则是我们的两个边脑。边脑负责我们的情感,但这个部分没有语言功能。
而要达到大脑做出决策的中枢部分,也就是说当我们从外层向内层沟通的时候,逻辑是不足以激发行动的。因为大脑做决策和控制忠诚度的那个部分不受语言逻辑的控制。
我们大脑的结构从外到内正好对应着”是什么“,”怎么办“和”为什么“这三个层级。
Simon的结论也很简单,他认为人们购买的不是你做的事,而是你做事的原因(peopledon’tbuywhatyoudo,theybuywhyyoudoit)。
这个世界上伟大的创造和发明,无论是苹果的产品推广,还是史上著名的演讲,或是改变世界的成就,都是被梦想和理念驱动。而人们,正是因为相信着领袖所相信的理念与他们走到一起。共同塑造了这个世界的未来。
02
用*金圈法则调研
*金圈法则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示。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当我们想要弄清楚一件事而产生”调研“这种行为的时候,我们往往停留在“是什么”的阶段。
这就限制了我们调查一件事的深度。
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娱乐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了拿起手机看少于个字的微博和十几秒的抖音短视频。
这些媒介最多呈现给观众的,就是”是什么“和”怎么做“,而快速闪过的信息完全没有留下让我们思考”为什么“的空间。
这样久而久之,我们的能力就极大地被限制了。
以工作为例,如果我们在工作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我们找到了错的地方(what),然后改正错误。
进一步地,我们会思考这个错误是怎么犯下的(how),这样可以避免下一次犯错误。
更深入地,我们将会思考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why),这样会触及、并让我们理解到更深层次的原因。只有达到了(why)的层次,我们才从根本上改变了做出决策的底层思维模式。
这样,在我们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由浅入深地从现象(what和how)深入到本质(why)。
而当我们汇报调研成果的时候,则应该从“为什么”说到“怎么办”和“是什么”。
这样,听汇报的人首先会认同我们的目标,进而对我们的工作状况产生理解。
如果反过来的解说的话,听众则很容易困惑,或失去兴趣。
就像本文刚开始的时候那个简单的测试一样,用第二种回答方法的人至少搞清楚了他为什么能够获得更高的工资。
明白了为什么,要怎么做和做什么就一目了然。
能够提高调研能力的*金圈法则,你学会了吗?
往期推荐
市场调研的第一性原理市场调研简史漫谈国际市场调研公司碎片化时代,如何通过调研提高学习能力?简述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发展消费者调研,我们在调查什么?问卷调研中的数据质量互联网顶尖人才必备能力——调研能力逆全球化下,市场调研或将迎来新风口问卷调查中的人工智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