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项目管理的敏捷之道 [复制链接]

1#

曾经在饭桌上听一个老项目经理说过:

如果一个项目经过需求-设计-实施-验证-维护就到了收尾阶段,那他就是传统项目管理,如果上述过程,多重复几次才收尾,就成了敏捷。

虽然这种说法有些粗暴,但是也不无道理,我们看一下敏捷模型:

如果你看过最近的《攀登者》,把登顶珠峰看成一个项目,使用敏捷的方式与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有什么不同呢?

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登珠峰。

首先做好全面的规划,规划好每一步将以什么方式登顶,如果条件具备,将会进行一次额外的直升机测量,以从各个角度扫描岩石并确定最佳的坐标,规划好在什么位置放置长钉。接着分析过去25年的天气模式,以预测最佳的登山日期。最终,按照计划开始攀岩。

敏捷管理的方式登珠峰

登山者来到山脚下,瞥了一眼岩石,以了解任务的难度。他将决定一个日期,只要天气不那么差,准备好装备,并立即开始攀爬。

经过一天的努力,登山者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并建立一个营地,登山者对岩石的组成更加了解,然后开始规划下一期的路线,周而复始,直到峰顶。

这就是敏捷的意义。每进行一次新的移动,攀登者尝试去了解珠峰的更多信息,从而可以计划下一个攀登。与其尝试一次解决所有问题,不如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每次解决一小个问题。

其实,两种方式都可以登顶珠峰,放在60年前,敏捷更合适,因为我们对珠峰了解太少,每前进一步,都是未知,每一步都充满了变数,攀登者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的对计划作出调整。而在6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足够多的经验教训和历史数据,我们可以精确的算出登顶珠峰时间、预算,能够对风险实施定量分析,做好全面的风险应对。

所以,敏捷管理和传统的项目管理,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是他们的适应场景不同而已,传统的项目管理通常是在稳定的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固定预算确定的可交付成果。在最终产品不确定或环境变化迅速的地方,敏捷通常是最好的选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