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程序员考公指南 [复制链接]

1#

Python视界分享

来源|GitHub

作者|阿特

3个来自同一家大厂的程序员组团在职备考一年,上岸成功率00%。我们为想进体制内的程序员写了这份考公务员/事业编制/教师的指南。

后端阿强考上了一线城市公务员,前端阿珍进了离家车程0分钟的事业单位,我在回家省内高校当教师: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内容概要和目标人群

该指南由本人主笔,我叫阿特,我与这两位同事7年进了某大厂同一个部门。走出校门的我们走进的部门。一年多以后,项目“顺利”被砍,通宵达旦写出的每一行代码都被下掉。

8年虽然职场PUA这个词还没如同现在这般流行,但愈发激烈的竞争与倒排工期的项目也让我逐渐失去了原本对编程的兴趣。我开始备考各种体制内的岗位,也鼓励这两位好友与我一起备考。

我们在公司“遵守劳动法”的上班制度里面见缝插针地备考。经过一年多的在职备考,我们终于都上岸了,他们俩分别去了一线城市市直公务员岗、二线城市离家很近的事业编。而我则放弃了广州的要熬夜的行*编岗位,选择了老家省会的高校教师。

这一年多的备考里面,我们遇到了各种阻碍:没时间、家人不支持,但都一一克服。在觥筹交错的散伙饭之后,我写下这篇指南,希望它能帮助到相同处境的朋友。

本指南的目标人群是想要想进体制内的程序员,尤其适合那些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发现程序员这份职业不能满足自己需求的人。

程序员上岸经历.阿强:一线城市公务员上岸经历如果让我用一个关键词来描述我的上岸经历,我一定会选择“侥幸”:侥幸于自己终于从愈发劳累的互联网行业逃了出来。再晚一点,我可能就逃不出来了。

这段经历不是一个励志的故事,而是一个普通人在社会中挣扎求生的故事。

我先来简单介绍下我的情况,我出生于年,籍贯广东。年本科毕业于C9某高校冷门专业。

我进入互联网的过程现在回想起来也是挺曲折的:大三上学期我被师兄拿到的高薪诱惑,走上了自学编程的路。6年春招的时候进入了一家大公司实习,顺利转正。

“体制内一眼就能看到未来”

我出生于一个体制内双职工家庭,但这种工作给我的印象并不好:听母亲讲单位的八卦,参加父亲烟雾缭绕的饭局。“一眼就能看到未来”,这是我当时给体制内工作的盖棺定论。

上了大学,初入互联网公司的师兄师姐像是发现了金矿,纷纷给我们推荐互联网公司,仿佛那时候的互联网是真正的净土和金矿。于是我自学编程,顺利进入互联网行业。

被*打,放弃幻想

初入互联网的我,看到同事嘴上说的是“抓手”、“赋能”,朋友圈转发文章是《长期主义》《飞轮效应》,我感到十分的新奇。

我一进公司就开始了的生活。说实话,我当时竟然还蛮享受的。编程如此快乐,自己也在不断进步。我亲眼看到从我手下敲出的一行行代码运行在人们的设备上,帮业务解决了问题,心里真的很满足。

第一年项目忙的几个月,住在郊区的我为了多些时间工作,早上六点多打车上班,在车上写代码。晚上十点之后才下班。

项目过了发展阶段以后,一直半死不活。一年之后,项目被砍,通宵达旦写出的每一行代码都被下掉。同时,以前一直带我的老大哥被优化掉。他出身名校、名企,一直是部门的中流砥柱,于我而言亦师亦友。我仿佛看到了0年后的自己的样子。

父母的生活的确是“一眼看得到未来”,但程序员的职业生涯于我而言却是“看不到未来”。

一周七天有六天需要工作,剩余的一天还需要持续地学习新技术;

久坐、长时间盯着屏幕、时不时通宵,让身体岌岌可危;

oncall制度,在休息日里面也提心吊胆。

我比之前更强烈地希望不再失去已经拥有的:健康的身体、规律的作息、陪伴家人的时间。于是我下定决心,开始备考。

备考

我是三个小伙伴里面最快上岸的,在职备考三个月一次上岸,方法在后文中《程序员备考的最佳实践》中。

我认为我上岸快主要原因是发挥了自身优势:

我是一个能全情投入的人,一旦认定了就能一直付出:我在所有的空闲时间内都在复习:坐地铁、上厕所、午休...;我是一个程序员,能很快地接受新的东西并上手;找到了两位引路的朋友,他们把我带进那个备考的氛围。上岸之后

考上之后的生活,我只想用两个字来形容:真香。

健康方面:在入职之后的五个月内,终于有时间锻炼、制定食谱的我迅速瘦了二十多斤,回到了大学时候的体重,快一年了也没有反弹。

待遇方面:每个月能存下的钱和程序员时期差不多。虽然赚的不如之前,但是远离了压力、快节奏的生活后,我能做出更理性的消费选择,省下大量没必要的花费。后来偶然在知乎上看到弗兰克杨的文章,深以为然,节选了一些他的描述:

我后来对我个人的财务进行了统计,发现,无论我挣多少钱,我都只能省下工资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钱,因为我收入高的时候被迫消费也高,这不是简简单单的欲望问题,许多东西在你没有那个经历的时候是不能理解的,许多消费都是被迫的。

比如我在南山区中心工作的时候,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必须住在公司附近,有深圳的朋友应该知道深圳科技园附近的小区和物价有多贵。比如我做业务性质工作的时候,要自己开车来回跑,虽然油费,食宿可以报销,但是这种频繁的出差注定会增大许多额外的开支以及患病的风险。比如一起入职,一起上培训课的几个同事约定每个月都聚一次,然后老大哥选地方,头一个月选的是海鲜自助,两百九十九,第二个月选的是新疆餐厅吃烤全羊,第三个月我只好说,出差了,不方便去了。

生活乐趣:喜欢上了自驾游、钓鱼,周末常和几个朋友三三俩俩出去玩;

工作方面,基本不加班,;领导同事都挺好的。这份工作能给我不少意义感,虽趣味性上比不过coding。

程序员备考的最佳实践

行测

明确要准备的考试,如:广东年省考;

限时做前一年行测真题并评分,树立benchmark,如:广东0年省考真题;

标出试卷中每一道题对应的题目类型的叶子节点(题目类型的叶子节点:粉笔公考题库里划分最为细致的题目类型,如数量关系-数字推理-基础数列):

请一位有考公经验的朋友喝咖啡,一起逐题看试卷,不设框架地提问,弄懂自己错在哪里;

每个叶子结点做十五道题,做完对答案:

5道里对的少于9道,再做5道,直到5道对9道为止;大于等于9道,下一个细分类型;

阶段成就:筑基成功!你已经刷完每一个细分类型,且最高准确率大于60%;

进备考群/论坛/社区,感受氛围,获取信息,参加讨论与提问,隐去个人信息;

掐时间做一套题,对比这次与第一次刷套题的操作上、心理感受上的区别,总结进步的点;

打开粉笔的错题记录,带着问题看行测书对应章节;

继续按照细分类型做题,每类刷十道,标出正确道数少于9的细分类型,针对性看书;

把考试时间减少0分钟,做一套真题;

记录在做试卷的时候出现的每一个想法与决策,如:“这道题好难,跳过去”;

尽可能参加每一次粉笔的模拟考试;

使用粉笔网的错题记录,重做所有错题;

临考试之前,宣布考场信息之前,看b站up主公考现场视频,在脑里模拟考试全流程:起床、收拾东西、坐车、到达考场、等待、进场、考试、交卷;

宣布考场信息后,尽快踩点并拍视频,回家在脑里模拟全流程,侧重演练各种异常场景:遇到不会做的题、噪音、旁边的人抖腿和填答题卡时间不够等。

申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