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问问SpaceX美国制造业真的衰落了吗 [复制链接]

1#

被颠覆的航天业

1/6

重读《硅谷钢铁侠》

很多年来,我们都接受了一个观点,美国的信息产业很厉害,但它的制造业衰落了。

几年前看《硅谷钢铁侠》一书时,并没有觉得特斯拉、SpaceX和马斯克跟其他互联网企业和硅谷精英有本质的不同。但上周重温此书的第九章《腾飞:被颠覆的航天业》时,大概多了几年产业研究的经历,我忽然对前面的观点产生了怀疑。

跟硅谷一般的公司不一样的是,SpaceX的核心办公区域是工厂区,生产各种火箭部件,工人和工程师们穿戴实验服和防尘帽在其中走动;但跟一般工厂不一样的是,这里充满硅谷的科幻气息,沐浴在蓝光中的数据中心,巨大的计算机,还有一个真人大小的钢铁侠雕像。

美国的制造业从数字上是衰落了,但美国企业家的制造业精神并没有消失,经过硅谷思维的改造后,日后可能会更加强大。

2/6

用投资人的眼光去判断生意

抛开埃隆·马斯克刻意塑造出来的有点科幻色彩的媒体形象,他其实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传统生意人。

一个问题,一项新生意创业成功,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是企业家管理团队的能力吗?不是。企业家的能力对于成熟期的企业至关重要,但对于初创公司而言,能否把生意从0做到1,再从1做到10,的决定因素是这个产品本身有没有足够大的市场潜力,有没有出现过强的竞争对手,也就是说,在你选择做一项生意之初,能不能做成就已经是命中注定。

硅谷的大部分创业者都是从产品的角度判断生意,其成功属于幸存者效应,埃隆·马斯克却是一个眼光独到的投资人,尤其擅长财务计算。他的PayPal和特斯拉,都是先投资,发现市场空间巨大,又不认可当时CEO,才把创始人一脚踏开自己当CEO的。这种先投资再创业的方法,避免了创新项目从无到有的失败率很高的那一步。

SpaceX的火箭发射生意,客户都是各国,看上去与互联网生意的爆发性完全背道而驰,与马斯克的知识结构也相去甚远,为什么他要在特斯拉的同时,还要进行SpaceX的创业呢?

SpaceX的初衷并非是想做的火箭发射业务,而是把人类大规模送上火星,这一计划耗资无法想象,只能一步步地来,先通过制造业的突破,生产出能够重复使用的可收回火箭(就像航空公司的飞机一样),大大降低成本,接业务,产生正向现金流。

SpaceX的目标是将太空旅行价格降至普通人可以接受的程度,现阶段就是要将火箭发射费用降低至对手的1/10,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

SpaceX既是一个“星辰大海”的事业,又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制造业改造的生意,是一个典型的马斯克式的机会,马斯克非常擅长改造传统行业,PayPal、SpaceX和特斯拉这三个项目分别对应金融、航天、汽车,正是埃隆·马斯克这个既有商业天赋又有想象力的人,发挥能力的的战场。

如何改造传统行业呢?答案是用硅谷思维降低成本。

3/6

的成本控制能力

埃隆·马斯克的商业天赋是他的成本控制能力,他在最初的几次商业实践之后,渐渐理解到这一点,他选择的航天、汽车和新能源,都不是典型的互联网式的快速占领市场的项目,而是需要极强的成本控制能力的传统生意。

在航天领域,SpaceX的竞争对手是美国的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轨道科技公司,还有更低价的俄罗斯同行,这些都是NASA和各国航天部门的老牌供应商。

SpaceX从一开始就有清晰的目标——用1/10的成本发射商用火箭,把卫星送入轨道,为空间站提供运输服务,甚至比俄罗斯还便宜。

更神奇的是,为了取信,SpaceX的所有零部件都在美国生产,作为私人企业,它的研发和人员成本远远高于中俄的国有企业,也没有什么税收优惠,SpaceX是如何做到更低成本的呢?

我在研究军工航空航天行业时,深深地感到,这个行业有些地方非常高端,但大部分环节却非常落后,是用“30年前的工业管理体系”管理着“30年后的高端制造技术”,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国有企业的体制问题,这是各国航天行业的通病。

航天军工产品,要求极高的性能可靠性,能在恶劣环境中使用,采购数量少,常常要手工生产、手工检验,此外,这些部门还要求供货稳定和高响应度、售后服务费用高,供应商不得不提高毛利,这些都是造成“高成本、高毛利”的核心原因。

过去各国航天部门都承认这个行业的特殊性,接受“高成本、高毛利”的定价,这也给供应商造成了“客户对价格不敏感”的错觉,加上航天军工的先天垄断性,供应商普遍认为,成本控制不重要,重要的是“声誉”——别出产品事故。

这就造成了航天工业的两个特点:

第一、看似高端,其实非常保守,大量使用几十年前的设备;

美国航天飞机研发失败后,俄罗斯就成为的载人载物航天业务供应商,但他们用于前往国际空间站的“联盟”号载人太空舱,其机械旋钮和电脑屏幕自年飞行以来从未更换过,就好像用人工智能控制老式黑白电视机。

这个行业有着一个类似程序员“屎山”的“优良传统”:能凑合用的,千万别改,因为它们是经过无数发射任务检验过的,谁也不知道换了之后会发生什么。

但程序员可以容忍“屎山”,因为其影响有限,但发射设备效率低下,维修成本惊人,完全是因为垄断行业的“官僚作派”。

、过于注重安全造成的大量成本浪费。

航天工业几乎每一个零件都追求“航天级”品质的产品,而且过度歧视民用级产品,既有习惯性偏见的原因,也是出于避免责任的心态,前SpaceX工程师说:“传统航空业一直以同样的方式做事,而且做了很久,的挑战是说服NASA给新生事物一个机会,并整理书面记录来证实那些部件的质量足够好。”

SpaceX能够成功降低成本的关键正是对航天工业这套落后的供应链的颠覆式改造。

3.5

供应链再造

在SpaceX之前,美国航天工业最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