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白癜风扩散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62967.html书籍封面
你好,这次我们要解读的书同样是斋藤孝先生的书籍——《深阅读》,它的副标题是“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这里的“读书”可以当成是“阅读”。信息爆炸的时代比我们想象的要来临的更快,而且让我们丝毫无法抵抗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依靠手机可以浏览到无数的信息,同时也会让我们逐渐习惯于去检索信息而不是思考信息。
每天都在信息的洪流之中,肤浅的信息一次又一次的积压着我们的感官,让人无暇去进行更深度的思考。我们已经很少去阅读经典书籍了,甚至想读的时候都无法沉下心去阅读了。这样下去是否会造成某种可怕的结果?我们是否会把自己的“思考权”让渡给网络?本书会在这一层面告诉你答案以及对应的方法。或许有人说这是心灵鸡汤一类的,但是起码是给了汤勺的。
1、我们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我们有多久没有好好阅读一本书了?一本以文字为主体,而不是充斥着大量图案的书?
在手机上刷着各种各种各样的新闻,看着网络上各种用来吸引眼球的广告与沙雕视频,心情愉悦的同时是否有静下心阅读一本书呢?拿出一整块时间来阅读一本书?
放心,去年之前的我也是如此。连续三年的读书计划都没有完成,想看的书越积越多,却没有勇气去翻开任何一本。因为阅读需要一整块时间,而这一整块时间几乎是阅读专享的,不能听歌,也不能听有声读物。这对于在这个时代的我来说觉得非常的没有了效率。无法一块时间同时干几件事的话我就会焦躁不安。
而刷着新闻网站上的新闻的时候,心情就会非常的愉悦。每逢刷到那些名人推荐的书单的时候,心情又会无比的低落。放下手机看着时钟的时候,更加会让内心无比的空虚。
现在购买书籍变的无比的方便,但也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翻阅。古人云:书非借而不读已。可是现在借书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因为获得书籍的途径和代价越来越低了。日渐消亡的读书文化可能就此失去吗?我们是否已经做好迎接一个非阅读的时代了?
毫不夸张的说,人类的发展历史是由书构筑起来的,也是由书传承下来的。书的重要性值得人类永远铭记,哪怕现在的电子书开始取代纸质书了,这一点也不应改变。
不是书籍变得没有价值了,而是作为读者的我们改变了。这个信息横流的时代让我们都忘记了“阅读”的重要性和意义。而因为忘记了其意义,需要我们供养的各种app开发商就会把那些肤浅的信息,那些足以刺激我们大脑感官的信息推送给我们。这些信息很少有人进行过深度思考之后撰写出来的,反而是根据用户的喜好定制出来的。
我们正一步一步被喜欢的东西毁掉心智,而我们无力反抗。因为“阅读”本身是痛苦的,它需要思考。而思考才能让我们进步。这一点恐怕在年轻的一代人里面都渐渐的被选择性遗忘了。
所以现在我们更应该知道什么是阅读,为什么要阅读,以及阅读的意义和方法。
2、关于作者
斋藤孝,年生于静冈县,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研究领域为教育学、身体论、沟通论。所著的书有《找回身体感觉》、《发出声音读日文》等创下两百六十万部的销售记录。其他著作有《写给日本人的世界宗教入门》、《做事游刃有余的人所用的复式思考术》、《语言才是教养》等等。目前担任NHK电视节目《大家一起玩日语》的综合指导,以及TBS电视《一周咨询新闻主播》等其他节目评论员。
从履历上看似乎与本书没什么关系,但是考虑到作者研究领域是以“教育学”和“沟通学”,以人际关系和自我提升有关,因此这本书才有解读的价值。
3、现今所谓的阅读
网络信息的泛滥
说到阅读,很多人都会以为是拓展知识面。这的确说的没错。同时也有无数人认为上网就可以取代读书了。与其花一整块时间去读完一本书,不如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浏览,得到的信息可能更多。这正是当代人的生活,也是你我这样人的生活。
沉迷于这些错综复杂的信息之中无法自拔,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是否有考虑过这些信息中有大量的无用信息?
除去每日的那几条新闻之外,其他的信息可以说都是无用的信息。
《时间投资法》的作者胜间和代女士在某一本书中说过,那些免费的信息会十分肤浅的占据你的大脑,让你无暇去进行思考,沉迷于这些肤浅的信息之中。那些免费的电视节目也同样如此。并不是说免费而轻易可以获取到的信息就没有价值,而是说95%以上都是没有价值的(每天的新闻除外)。他们除了用信息洪流将我们的大脑精力完全耗尽并对它上瘾之外毫无用处。
大脑的脑容量是否有限目前科学上并没有定论,但是大脑的精力是有限的。接受信息和思考信息每时每刻都在占用着大脑的精力。任凭这些巨量的垃圾信息挤占我们的大脑,很快就会对真正有用的信息感到厌烦。
想想晚上我们回到家之后,是否会无法静下心来看一本书,或者更深层次的思考问题?那是因为白天的工作挤占了大量的大脑精力,以至于很难再有精力去进行深度思考。
每天大量的信息充斥在各大平台上,诸位有去思考过这些信息如何产生的吗?
现在已经有人在开发AI撰写的软件了,只要输入几个关键词,就能让电脑自动生成一篇文章。而那些信息提供商只要雇佣几个实习生对文章的通顺与否进行修改就行了。这样的文章一天可以产出好几万篇。
加上如今的针对用户的喜好还可以进行信息定制,可以真正做到千人千面。同一个平台的打开后浏览到的信息完全不一样。推送给各人的信息都是通过AI来撰写的,让人不知不觉间变陷入了进去。谁会拒绝自己喜欢的东西呢?且又有谁会在乎那些东西是肤浅的呢?
就像所有人都知道过多的甜食对身体不好,还是会陷入进去的道理是一样的。
我们的父母辈都有读报的习惯(《新民晚报》),报纸虽然也是一种新闻信息媒介。由于版面有限,上面的文章必须有一定的质量。除了读者投稿的严格筛查之外,还有主编对于旗下记者撰写文章的审查与修改。所以最后送到我们手中的时候,上面的内容必须是上品。尤其是那些大报刊的报纸。
底层精神力的变弱
在我看来现在的年轻人,大致是95后的年轻人精神力远远弱于从前。面对麻烦和考验时,能具备坚毅的意志,能够冷静的判断掌控,客观的思考对策已经非常少了。现在的年轻人也缺少战胜困难的积极心态。
这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社会的因素。现在的大部分影视作品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赚取观众的眼泪或笑声,结果就是不断的催生出“廉价、肤浅”的作品,还得到大量的欢迎,进而导致廉价和肤浅越来越盛行。比如某大宝贝的片子,简直就是在侮辱智商,却还是赚的朋盆满钵满。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观众的肤浅就会催生内容提供商们提供肤浅的作品。但反之,观众的程度提高了,内容提供商自然会提高水准。
不久前我们还在怨恨着国内的游戏开发商不思进取,总是制作些侮辱智商的游戏,中国的游戏市场完蛋了。但因为有市场存在,而且市场的用户对游戏没有更高的要求才导致如此的。要知道欧美的游戏发展史也是如此,甚至犹豫年代久远,硬件软件的不成熟,他们在那个时候开发的游戏甚至还不如我们现在的垃圾游戏。可是直到有一天,玩家们都厌倦了被垃圾游戏的摧残。如果没有一定质量的游戏的话,玩家自主就拒绝购买。也就是俗话说的,再好的东西吃的多了也会吐。从那时候开始,大约是85年代开始,欧美游戏才开始走精品化的路线。
事到如今,看看80-90年代的影视作品,依旧好看。网络上有句对《西游记(80年代那部)》的笑话——过去我看西游记是因为其他没得看,现在我看西游记是只有这个才能看。仔细品品其中的无奈和幽默。现在的作品已经很少去追求深度了,无论是信息还是消费都太过于肤浅了。
如果放任不管,我们的思想会越来越肤浅,心境自然也会越来越肤浅。想要阻止这种趋势,只能依靠坚韧的意志力,而为了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读书”。
不读书的话,自然不会有深度的思考,且精神力自然就会很脆弱。一旦遇到挫折,就会开始自闭,对所有人避而不见。而多读书的话,可以让自己变的有深度,可以让精神力更加坚韧,拓展自己的内心恐惧。如果内心是一座堡垒的话,可抗挫折的能力就会越强。如果内心是一座茅草房的话,结果可想而知。
说几个拥有强大内心世界的人物典范:
宫崎英高,玩家爱称“老贼”,近10年大红大火的游戏制作人,也是游戏公司FromSoftware的社长,代表游戏作品有《国王密令》系列、《*》系列、《血源诅咒》等。最新的作品是《只狼》。为什么要说他呢?他无疑是一个拥有强大内心世界的人。其作品通常都将故事的线索埋藏在各个角落之中,要玩家在对这个游戏进行探索的时候,根据物品的描述和所放置的地点,对故事进行一个拼凑。这没有足够深和广的知识体量是做不到的。而这些也仅仅是老贼内心世界的一部分。话说回来,他从不好好讲故事的特点和碎片化叙事也成为了他游戏的卖点。
他早年的经历很模糊,也很少有人去挖掘。履历表中可以看出的是他在29岁时以程序员身份进入FromSoftware,当中负责了几款游戏,大多都不温不火,《*》系列之后才逐渐被市场所接受他的游戏风格,如今成了这家公司的社长,现今应该是46岁。这其中没有失败和挫折是不可能的,主导的游戏被市场所不接受也是时有发生的事情,《恶魔之*》就是很好的例子,被公司冷落也是一定的。但他还是依靠自己的作品和能力一路爬到了公司社长的位置,可想而之其中又遇到了多少的挫折?这是一个没有强大内心的人可以做到的吗?看看那些曾经辉煌的人仅仅一次失败就将他们过去的辉煌永远的抹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的案例。
海明威,美国当代作家。写出过无数的畅销作品,他的硬汉形象在作品和人生之中早已经深入人心。《老人与海》大多数人都看过,其故事背后的内涵代表了这位硬汉作家的人生哲学——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身为作家他自然阅读过无数的书籍,也参与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还获得过勇敢勋章和铜质勋章。战争的残酷让所有人都目睹到了地狱,不少人的心理都受到了严重的伤害,甚至精神失常,其中也包括海明威。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的时候,他再度的时候再度披挂上阵,以各种身份活跃在战场的各处。
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一种即便是地狱,也要勇往直前的坚韧意志。虽然有点极端,但同样是现代年轻人所欠缺的。不过他最后的结局是吞枪自尽,实在是有点可惜。作为硬汉的代表,本不该用如此的方法结束生命。据说是那个时候他身染多种病痛,疾病对他的折磨让他几乎无法提笔。他不想成为一个无用之人,所以才自己了却了生命。但此种说法太过于浪漫…
史蒂芬-金,美国恐怖小说大师,代表作有《闪灵》、《肖申克的救赎》等作品。金大师两岁的时候父亲便失踪了,在十四岁之前一直都没有快乐的童年。但在十四岁的时候他发现了父亲留下的一箱恐怖小说,于是便开始了他的恐怖小说作家的道路。
所谓恐怖,我们都愿意在安全的地方进行体验。就像我们会去付费去*屋进行玩乐,喜欢看恐怖电影。我们一直在体验“恐怖”给我们带来的感官体验,却很少有人去挖掘恐怖。尤其是内心的恐怖。金大师无疑是拥有强大精神和内心,以及乐观态度的人,他的作品无论从创意还是文体上都带给了我们不同的恐怖体验,但他并没有在此止步,反而不停的往前进行探索。他作为作家的多产也是在世界作家排行中名列前茅的,甚至《权力的游戏》作者乔治马丁都在两人的访谈节目中询问他多产的技巧。
其他文体的小说,可以从外部世界找寻灵感,找寻可以触动感情的极点。但是恐怖小说必须从内心的深处开始找寻恐怖点,那些我们都不愿意去触碰的东西,用那些东西来进行写作。试问谁有会将内心最恐怖的东西写于纸上并给予阅读呢?金大师在写完小说之后势必要自己先阅读一遍,连自己都无法被吓到的作品又如何感动世人呢?如果要吓到自己,那么就得将内心挖掘的更深才作的到。
试问没有强大的内心世界,又如何做到挖掘内心呢?要不是常年来持续不断的进行阅读所培养出来的意志力和精神力,又如何能让他在挖掘内心的时候坚持下来呢?
而我就做不到。我曾经想写一篇黑暗系的小说,可是每次构思到足够“黑暗”的部分的时候大脑就会停止运作,甚至会出现呕吐和头晕的症状。那是心理的防御机制在起作用,继续往下挖掘的话会让我想起许多不愿意想起的事情。在那一刻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肤浅已经不成熟。
由此来说,愿意持续挖掘内心深处黑暗的金大师又一次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金大师在他的《写作这回事》中也反复的提到阅读的重要性,并指出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根本无法写出流畅的作品。
当然还有霍金大师,他的传奇经历和精神力的强大让我觉得在这里书写他的事迹都是对他的一种亵渎。以后有空再说霍金大师与他的《时间简史》。
这些拥有强大内心和精神力的人无疑都每刻不停的在进行着思考,因此他们的作品才能感动世人,无论是游戏还是作品。
现在的我们是否还会去思考?
思考与自我认知
这个问题可能会激怒很多人,觉得是受到了侮辱。可是当拿到一个问题之后,我们第一件事情会做什么?用现有的知识储量去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吗?当然不是,本能的会打开浏览器,网址上输入搜索引擎的地址,然后在网络上进行搜索。
并不是说这种方式不对,这种方式对我们的大脑来说会很轻松,但却会让我们逐渐失去思考的能力。
我们做个思想实验:屋子里有一只比你体积大上3倍的大象,还有一个冰箱。请问如何把大象放进冰箱?这个问题网络上就有现成的答案。但是我们会在思考之后再去查网络?还是直接从网络获取答案?
如果答案是直接从网络获取答案,那么就会非常的危险。我们的大脑十分善于编造谎言来欺骗自己,当你从网络上搜索到答案后,大脑就会就会认为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并不会去思考其背后的含义。久而久之,大脑也会把从网络搜索答案变成一种习惯,让我们在无意识的时候就忘记思考,将网络的答案作为“思考”来代替。
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从猴子进化成如今的人,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独立思考,而不是为了把“思考”这一过程外包给我们的造物。长此以往,“我”这个概念是否还存在?大脑也像肌肉那般,需要不断的训练才会越来越强壮。
因为无法确认“我”的存在,会变的异常的烦躁且缺乏耐心。而因为缺乏耐心会越来越不去触碰书本,然后陷入恶性循环。
或许也有人会说,这些问题如果这么严重的话,那些精英们都不怎么读书,为何依然那么优秀?
谁说精英们不读书的?股神巴菲特与他的搭档查理芒格,工作包中从不缺书,一有空就阅读,而且什么书都读。比尔盖茨更是每年都会给自己放一周的假专门用来阅读,这还不算他平时碎片时间的阅读。特斯拉的老板埃隆马斯克也从不掩饰他对于阅读的热爱,以及他开办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阅读中得到的灵感。
如今的我们真的是在使用网络吗?还是在网络所使用?当网络信息渗透到我们思维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我们真的就变成了网络的附庸,而不是网络的使用者。
当然,这里不是说我们要过无网络的生活。反而是要想有效的利用互联网,首先要确保自己的精神和思想到达了足够的深度。
其中有多种方法,比如去大学听课,或者拜某个杰出的人为师等等。但这些都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这样以来,唯有读书了。又能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风险又低,又能在自己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如此一来读书就超出了获取信息的范畴,可以说读书的目的本身就是深化思想、升华精神。
4、刻意阅读
这个标题的意思是每天给予自己一定时间的阅读时间,或者规定每天要读多少页。一般来说刚开始培养阅读习惯的话,以5分钟为一个节点会比较好。那样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当阅读完成之后,状态好的话再花5分钟继续读下去,即便读不下去了,也要把这个节点结束掉。这样的话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大脑的排斥反应。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我们都是凡人,这样只会把事情越弄越糟。
心灵富足的手段
“逃去孤独里吧,任强劲的风吹吧。”by尼采。
与一流的人交往自然也会变的一流。可是我们身边的人未必全是一流任务。为了与社会妥协,我们不得不接触一些“苍蝇”类的人,这就是现实。我们很少有选择自己圈子的机会,很多时候圈子是自然形成的,很难摆脱。久而久之自己也会变得“近墨者黑”。
尼采的那句话中,“强劲的风”指的是一流的人物思想和精神。独自承受这种风吹,精神就能得到锻炼。
我们接触到一流的人其实是非常少的,但是一流人的书任何人都能阅读。尤其是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更是“超一流”。
曾经油管上有位国人的历史老师(个人认为他的表述过激),他曾经说过他不会阅读当代的书,尤其是目前正在畅销的书。他说的也很实在,人生的时间太少,他只会读那些被时间筛选过的书。尽管已经过了半个世纪了,还是会有人去读老舍的书,还是会有人去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甚至四大名著。再过半个世纪,这些书依然会有人读。反而那些肤浅的书,无法让人有所思考和体会的书,就让时间来帮我们进行筛选吧。没有贬低某国内当红作家导演的意思。
换而言之,通过读书可以经常接触伟人,也会刺激自己的姿态和意识,更有助于保持积极的心态。这样的状态长久维持,就会成为习惯。一旦成为了习惯,自身变的越来越好就只是时间问题了,而且其过程会变得相当愉快。
这种愉快感就是让我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充实的证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人生怀有充实感,这才是生活的最大支柱。
自我学习
前面也说过了,越优秀的人越会读书。许多企业家都喜欢读书,尤其是生意越大越是是如此。
这并非偶然现象。企业家每天要承受超出想象的压力,除了对家人和自己负责之外,还要对员工、客户负起直接或者间接的责任。他们之所以不断的阅读,正是为了承担起这份责任。
而对他们来说,每天都会面对无数的挑战。但所谓“太阳底下没新鲜事”,自己的问题或许前人早就遇见过,不断的阅读正好可以预防将要面临的问题。且书中必然存在着某些视角值得我们学习。
遇到失败的时候,与其为照顾自己的情绪之前,不妨先把视角转换成书中的视角,从新的角度加以审视。这正是读书的妙用。阅读量越大,视角也会随之变多。“多视角思维”也将会成为可能。
可以最快体验“多视角思维”的书籍可能是小说或者人物传记。它从某种方面来说充实了我们的人生经历,体验了更多的人生,也让我们参与了某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或许也有人会说,体验不同人生故事的话,电影和电视剧同样可以吧。
答案是否定的。电影和电视剧这类影像作品除了故事剧本之外,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演员、化妆、视听觉展现上。视听觉往往是会第一时间抓住眼球的要素,一旦被抓住了我们的大脑就会陷入一种“被接受”的状态。想想我们在看视觉大片的时候,思维常常是跟着电影在走,很少会在电影的中途进行思考。除非剧本写的实在太烂(比如《某迹》、《某城》、《某某代》),且电影无法中断,只能被动接受电影硬塞的桥段而很少去思考是否合理,许多垃圾电影却很好看就是这类原因(但我还是觉得《速外传:特别行动》非常好看)。
阅读则不同,思维得从文字的描述之中进行想象。这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且看的越多,思考就会越多。思考的越多,我们产生的新想法就会越多。
因此尝试阅读不同种类的书吧,或许能更大的激发大脑中的未知区域产生更多的想法。
阅读的种类
市面上如此繁多的书籍,我们得知道如何鉴别好书与肤浅的书。并不是任何书都有深度,只能达到心灵鸡汤的书也有不少。
如何鉴别好书和肤浅的书有个一般通用的大致方法,不过是因人而异的。
好书的特点是,易读,有内涵,引人深思。这其实会把一大部分的书拒之门外。因为有些古典作品虽然经典且丰富,往往并不易读。或许也能说这本书与自己的缘分并没有到,可以等自己的水平提升之后再进行阅读。
但作者的读书经验是,语句难以理解,内容不一定有水平。越是掌握的知识不清不楚,遣词造句就越是古怪复杂。相反,对事物本质了解深刻的人,行文就越简洁扼要,这样的书更是容易理解。
至于坏书的特点…尽管说起来对某些编辑部很失礼,但还是想说说那些不值得读的书。首先就是网络小说,其登场人物和情节发展基本属于同一个固定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市场营销”的成果。还有就是为了满足读者的煽情、搞笑或励志等需求的书,其内涵无限接近于零的书。
(有时我也在想,写这种只能自我满足的书本解读稿是否有意义,是否内涵无限接近于0?)
说到底,反正都要花时间,读一些有震撼力的书岂不是更好?
以上的鉴定方法因人而已,不是准则,只是一个相对标准而已。
如果实在是没有阅读的习惯,也不知道如何开始阅读的话。
阅读电影“原著”一般会是不错的选择。都被翻拍成电影了,那么其原作一定会有相对的人气和市场,那么理应不会太差。比如《魔戒三部曲》的电影就有原著小说,《小丑》也是改编自“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说。观看电影的前后拜读一下原著,可以感觉出文字世界的细节之丰富,这也是阅读的妙趣所在。
阅读的伟大乐趣正是把原本只是排列在纸上的文字,在脑海中变成千*万马。如果可以的话,应该在看电影之前先拜读原著,因为事先看影像会剥夺大脑里文字变成影像的乐趣。
反过来说,阅读带来的想象力,能彻底锻炼我们的头脑。丝毫不夸张的说,所谓“聪明的人”正是指这种能力强的人,因为这才是人类才有的高级能力。影像觉得有趣,并不太需要积累训练就能做到。而阅读文字在头脑中产生影像才是我们人类独有的能力。
当看完一本书,打算看下一本书的时候,常常会思考到底应该接下来再看哪一本。在知识匮乏的年代里,能看的书原本就少,所以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如今书籍产业如此发达的情况下,“选择恐惧症”逐渐就会有机会发作。到底下一本书应该看什么?
本书的建议是,顺藤摸瓜的去寻找“下一本书”。
现在的大部分书籍都无法做到独立成书,其中都会有其他书籍的引用。同时也会标出引用的是哪一本书,也会提到其他的作家。那么懂得从当前所看的书中找寻相类似的书接着看下去,是个很好的寻书方法。由于这本书已经看完了,其中引用的另外一本书相对质量一定也不会太差,因此大可放心的去找来阅读。
其次就是找寻当前阅读的这本书的作者的其他作品,这样也能多方面的了解这位作者的其他视角。不过大部分的畅销书作家写书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基础理念,然后围绕着这个理念不停的进行多本书的论述,最后看下来都大同小异情况也是有的。这一类的作家各国都有,且都不在少数。
除了小说和工具类书籍之外,世界伟人的传记往往也是非常重要的。阅读这些书,并不是为了获得知识,也没有拓展想象里的乐趣,但能让我们感受到历史人物们的“闪光点”,借此激发我们的积极性,或者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
尽管我们成不了那些人,他们的挑战精神和工作态度都会给予我们无数的启示。也能在我们受挫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榜样让我们重新站起来。
最后再说一点,要阅读经典。
现在是个人人都能写作的时代,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作品,每天都会有畅销书的出现。唯独经典却可以受到时间的考验,当代的畅销书,包括本书都有可能在时间的长河中被淹没。
但是经典非常的难懂,从我上面的写的鉴定方法来说,其实经典不能算是好书。可是我们可以从解读经典的书籍入手。
中国的四大名著很多人都知道,也知道故事的全貌。但读过原著的估计并不多,因为非常难啃。这些书的解读本却有很多,比如《易中天品三国》、《三国博弈论》、《煮酒论西游》等等,都是从解读原著的角度来书写的,而且写的非常好看,也通俗易懂。
5、持续阅读的习惯
当我们了解了刻意阅读,以及其背后的意义的时候,我们应该将阅读变成一种习惯。这样的话每次阅读就不用再与“空气”斗智斗勇了。
带着问题阅读
我们都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网络上搜索答案的经历吧。那么将这个方法反过来用,拿到一本书后,先看一遍介绍,思考一下它能解决我的什么疑问?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可以将身体的抗拒减小到最小。
很多推理小说的故事简介中都会直接抛出谜题,这个谜题可以成为我们的问题,然后一页页的翻下去。当我们得到答案之后,就完全可以放下书,再去寻找下一本。
用耳朵阅读
坐在椅子上老老实实的阅读,这段时间里什么事都不能做。对于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人来说已经越来越难了,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更是难以做到。不过现在有很多书籍都有有声版,尤其是经典作品更是多的数不甚数,且大多数都是由专业的播音员来进行朗诵,体验其实非常的不错。在无法做到用眼睛来阅读的时候,用耳朵来阅读同样是一个选择。我就利用有声读物听完了《三体》的三部曲和《地球大炮》。
如果你说用耳朵来阅读也没有时间,那么倒想问问你听了多少遍的沙雕洗脑歌以及看了多少遍抖音视频了。
“念给孩子听”同样也是有效的阅读方法,无论对于家长还是孩子。有很多孩子的父母都会在睡觉前给孩子念一段故事听,或许一本书会反复念诵好几遍,但这种反复进行读书的方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起到极大的良性刺激作用。
与动画不同,上面的图画是静止的。要让图画动起来,孩子需要通过父母念书的生意加以想象,这样以来,孩子就能培养出丰富的感情。而这也是孩子日后生活总不可缺的。
啊…有点跑题了。
设定读书时间
又来到了老生常谈时间了。每天最好设定一段时间专门用来读书。如果白天无法空出时间的话,可以放到睡前半个小时。
再一次提到金大师,他的写作时间是早上,因为这个时候头脑最清晰。而阅读时间他是放在晚上,因为即便感觉疲劳也能进行阅读和思考。如果觉得时间还空不出来的话,请把睡前刷手机的时间替换成读书时间。
社交网络上的朋友不会因为你不回信息而将你疏远,反而是你们不见面只在社交媒体上用文字交流才会越来越疏远。
对阅读的内容进行输出
光是把书读完后就放到书架上并不够。我们的大脑很容易看完就忘。觉得有价值的信息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输出。并逐渐在脑中勾勒出书本的内容,然后再比对书本,看看是否有遗漏或者写的不够精确的。再或者单单提炼出书中的精华,看看是否能用更简练的语言将其复述。
我个人持续进行书本速读的写作也是为了将阅读的信息加深到身体中去所进行的练习。
持续的知识输出更能让我们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并融汇贯通。回忆一下学生时代的优等生,他们会很乐于为别人解答题目,每次帮助别人就是他们重新思考了一遍题目,也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与牢靠。
如果仅仅是自己知道,无法传授给别人的话,那么根本谈不上对书本的理解。真正的理解是可以用自己的话语将其复述出来。
为了可以把“阅读”变成我们真正可以运用的东西,请尽可能的进行输出吧。
有时候举办读书会是个很好的主意,但是我个人不推荐。因为要维持一个社交团体的精神压力其实并不小,尤其是生活压力已经如此之重了,就让我们过的轻松点吧。
6、结尾
到这里为止,这本《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就全部说完了。其中夹杂了不少我个人的私货,希望不会给各位看官不好的阅读体验。
我们来重新梳理一下本书的内容:
其一、阅读有深度的书籍对我们很重要。越是浏览过多的网络信息,越是会丧失思考能力。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且每时每刻都在消耗。
其二、阅读能富足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可以自我学习。懂得鉴定对自己来说的好书很重要,阅读电影原著,从书中顺藤摸瓜的方式去寻找下一本书,以及阅读名人传记和经典能让我们与伟大的精神相互产生碰撞,并获得灵感。
其三、培养持续性的阅读习惯。可以用带着问题阅读、利用有声读物、设定读书时间、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写作输出的等方式持续性阅读。
我直到年为止,都无法想象我能一年读完50本书。可是到今天的年4月11日为止,我已经读完了20本书了。并有一半都以“速读稿”的方式写了出来。这让我感觉到无比的满足和幸福。因为我会持续读下去,也会持续写下去。
如果本文对诸位有所帮助,并能让人去翻阅原著的话,那么就是对我最大的鼓舞,谢谢大家。
P.S.我已经有好几年没有看纸质书了,我的看书工具是亚马逊的kindle,它能让我以很舒服的姿势躺在沙发上阅读,且不伤眼。更难能可贵的是,无论看什么书都可以保持相同的舒适体验,这一点对我来说很重要。你们都知道不同的书有不同的大小和厚度,由于书的体积不同看书的姿势常常需要因为书本来调整,有了kindle之后就可以避免这一点了,无论什么书都可以用自己觉得舒服的一贯姿势来进行阅读了。